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人误解的精神分析学---心理养生堂(21)

(2007-05-01 15:13:46)
分类: 心理咨询如何助人
 

被人误解的精神分析学

什么是精神分析?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因为它涉及一个复杂的、多层面的科学领域。自精神分析学派出现以后就被人们误解着,除了它本身令人感到好奇外,也为许多不安、神秘感所包绕。

要认识或学习精神分析,我们先要从区分心理学、精神病学、心理治疗、精神分析这几个概念开始。心理学指的是包括对精神以及其功能所有方面的研究,如认知、情绪情感、性格、行为等,几乎所有的的人对自己的或其他人的精神领域都感兴趣,精神分析研究只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方面。临床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与帮助有心理障碍的人有关;临床心理学家在取得心理学学位后必须接受进一步的培训,他们没有处方权,但是他们可以对来访者(病人)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并运用各种各样的心理治疗方法。精神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所有的精神病学家都是医生,他们受过进一步的专业培训,治疗有精神病障碍的来访者(病人),他们可以用药,也可以使用交谈式的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对交谈治疗的一个专用术语,临床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以及其他非以上背景的受过专业培训的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均可以做心理治疗。精神分析是心理治疗的起源之一,也是心理治疗最常用的经典的和高频使用的方式;尤其在精神病学中,最为精神病学医生青睐。

精神分析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特别关注个体的主观体验。它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它是关于个体心理的一种知识体系,研究个体的心理现象,例如梦、记忆和失误等。其次精神分析是指研究心理的一种方法。再次它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精神分析采用个体的心理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观点,来看待个体的精神活动以及个体内心的冲突。精神分析的核心观念是:潜意识。它认为潜意识的思想、情感和愿望构成了个体的心理基础,而意识层面的经验只是冰山一角。潜意识不能直接通过解说来知晓,而要借助梦、回忆等方式来推断。例如早年生活记忆的挖掘,就能了解个体心理成长过程中的冲突形成。它有许多被人们和学者诟病的术语,例如心理结构中的本我、自我、超我;心理定位模式中的意识、潜意识、前意识;心理动力中的;个体生存中需要的心理防御机制,反向指向、投射、升华和认同等。特别是“力比多”,它与性有关联,而且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力比多”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动力,个体的一切活动都取决与它。因此遭到人们的不断误解和诟病,其实这是人们误读了“力比多”。按照弗洛依德的解释,“力比多”是指人类的生育繁衍力和获取个体生存的营养力,并不是象人们所说的泛性论;但是人们不依不饶的主要是弗洛依德提出的俄底莆斯情结,在男性表现为恋母情结,女性表现为恋父情结,正统的心理学家、哲学家认为这是牵强附会。不过后来的青少年发展心理学证明,个体在婴幼儿期就是有一个亲子依恋过程,临床心理学家用实证研究的结果回应了人们的质疑。

精神分析治疗与其他心理咨询疗法一样,有一定的程序和职业要求。它注重与来访者建立咨询关系,来访者按照事先约定的时间与咨询师晤谈,晤谈时尽量不干扰来访者的倾诉,总是按照相同时程(每次50分钟)进行晤谈,在晤谈时不能有其他人在场和电话干扰,咨询室设置要有家的感觉、而且明亮和安全,咨询师不能穿戴花哨和具有挑逗性,在晤谈中要保持中立立场、不能向来访者灌输自己的观点,不能在晤谈中寒暄日常性话题,咨询关系是职业性关系、除来访者的精神问题之外,一切免谈,咨询师的任务就是帮助来访者发掘他心理最深的感情和焦虑,从而通过交谈或药物解决来访者的精神问题,使来访者能够在精神分析的帮助下缓解他的心理痛苦,恢复生活的自信,实现人格健康的发展。咨询师在整个咨询中,充当的是一个观察者、引导者,引领来访者完成自我冲突的认识、分析,并恢复到个体以往的健康水平上。

精神分析,在某种意义上也被称为心理动力学,它强调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主要是被压抑的性幻想和早年记忆造成的,只有找到来访者心理问题背后的真正动机、追溯到来访者早年的经验,才能解决来访者的困惑。弗洛依德于19世纪末创立精神分析疗法,起初主要用催眠方法治疗癔症(神经症的一种),后来弗洛依德发明自由联想技术,按照谈话+引导+催眠+治疗+药物的模式进行咨询,并用它治疗其他神经症(焦虑、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在《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1901年)里,他对精神分析作了比较全面的阐释。

今天,精神分析已成为遍及全球的一种思想现象和心理治疗方法,它不仅影响着心理学、精神病学,而且也对哲学、社会学、性学、文学等学科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仅就它对心理咨询和精神病学的影响而言,只要我们言及心理咨询,就必须面对精神分析,它是我们绕不过去的一座大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