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往事与今生(由臣民社会向公民 |
这是我2006年写的一篇读报感言,以此纪念一位法国女作家。
我们应该怀念她。一个被纳粹枪杀的天才女作家—伊莱娜·内米罗夫斯基。
十分有意思,从不颁给已故作家奖的法国勒诺多文学奖今年破例颁给了62年前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枪杀的伊莱娜,据称颁奖原因是伊莱娜的未尽遗作《法兰西组曲》。
伊莱娜原计划把《法兰西组曲》写成五部的长篇小说,但可惜的是伊莱娜只完成了其中的两部,第一部《六月的风》,写1942年犹太难民大逃亡的情形;第二部《温柔地》,主要描写法国一个村庄的村民与德国军人的关系。这是一部作者凭自己的内心感受写纳粹德国践踏法兰西国土的长篇小说。她没有正面反映纳粹令人发指的罪行及其仇恨犹太人的行为,而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见证了一个长满痛苦和疯狂的时代,用自己敏锐的眼光观察探触人类复杂的灵魂深处那些丑恶和美好的东西。
伊莱娜1903年生于俄罗斯的基辅,1917年后离开俄国辗转来到法国;1927年开始中短篇小说协作。代表作有《大卫·戈尔德》、《舞会》。1942年被法国警察被捕,并被流放到奥斯维辛集中营,1942年8月7日被纳粹杀害。
我国文学界以往很少介绍伊莱娜的作品,她的生平我们就更无从可知了,只是今年伊莱娜被授予勒诺多文学奖后,我国文学界才知道在法国还有这样一位十分出名的作家。法国文学界对她的评价是:忘记伊莱娜,是20世纪法国文学最不公正的事情之一,《法兰西组曲》是一本“横空出世的杰作”。我们还是看看她的法国同行,当代著名的作家勒布是怎样评论伊莱娜作的,在当代作家中,我觉得没有一个人的文笔有这样的味道和这样的高度,除了科莱特。在我们喜欢、让我们感兴趣的作家当中,没有人能与这个年轻的女作家匹敌。
文学即人事,透过作家的眼睛,可以看到那些被我们遗忘的生活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