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变态及精神病的日常生活

(2006-05-23 17:17:08)
分类: 身心健康养生堂
    人,作为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进化过程中,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上有什么感受和变化,在这种变化中心理、情绪能承受之重吗?当我们不能承受之重时,是否就出现被我们正常人称为精神病或心理变态的个体。
    在这个变化极快且充满压力的时代,谁能保证自己就是正常人?
    在那些被我们称为精神病的个体眼中,正常人是如何生活的?在他们想像丰富而奔逸的思维里,我们是什么样的人?
   

他们为什么要消解生命。美籍华人作家张纯如于2004119日在自己的车内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按照她自己的话,让生命在宁静中休息吧!

我一直都在问自己,也问世人,作家、诗人们为什么爱自杀?

海子、顾城、胡存清、张纯如,他们一个个频频自杀,消解生命的意图何在?

难道他们不珍爱生命,不羡慕世间的生活?

文人或者作家们的自杀是否与世俗社会的普通人的自杀不一样?他们的自杀另有原因。

那么,他们不想继续留在现世的原因何在?

张纯如在她36岁时用手枪砰的一声结束自己年轻生命的那个时刻,不知道她想过没有,自己曾经是一个热爱生命,捍卫生命权利的人。可是她还是用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拥有生命,是在活着的过程中体验并感受生命给予我们的快乐和不快,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不快乐。

但是,这个生活在大洋彼岸的女性,放弃了拥有生命的权利,把生命交给了死亡之神。

张纯如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中最重要的是:《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她写这本书的目的不在于特意地的控诉日本民族,而是要世人警惕,从已发生的历史事件中获取教训。她在书中写到:“忘记屠杀,就是第二次屠杀。”

让我们怀念她吧,一个将历史事件还原给世人,将真相告诉我们的女性。

据说,她生前患有抑郁症,如果是真,那么,我十分理解她的心境和情绪,在那种抑郁状态持续中,个体会有一种生不如死的情绪感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