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哈利·波特5》以势不可挡的魅力迅速风靡中国时,中国的动漫图书市场也引起了海外出版机构的浓厚兴趣。记者从刚刚闭幕的北京图书博览会版权贸易会议上获悉,一批眼光独到的海外动漫书商已经把目光瞄准了庞大的中国读者群,力图在本土原创漫画尚未站稳脚跟之际,率先吸引国内庞大动漫迷们的眼球。
继日本偶像剧、韩国的娱乐明星在中国掀起一阵阵热潮之后,国内的动漫书市场也即将刮起一股“日韩流”。不仅如此,记者了解到,欧美国家的众多“动漫明星”也已先期挺进中国市常法国的《丁丁历险记》《马丁的早晨》、美国华纳公司的《史酷比探案系列》、新西兰的《Milly,Molly》两姐妹等系列,纷纷与国内出版社“联姻”推出中译本。海外漫画书对中国市场的开掘,实质上已经进入比形象、比内容、比形式新颖的“战国时代”。
而与此相比,中国的原创漫画图书则显得有些“疲软”而缺乏亮点。综观书展上为数不多的几套国内漫画丛书,记者发现,无论是曾经火爆一时的《哪吒闹海》,还是这次新亮相的《聊斋志异》《20年官场现形记》等,都取自中国的传统文学题材,和当代年轻读者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真正发挥创造力的空间也十分有限。
推出《聊斋志异》系列的河北美术出版社总编曹宝泉表示国内出版社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他认为,仅凭国内目前这种小打小闹、“小作坊式”的创作现状和网络资源,很难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日韩、欧美漫画相竞争,更不用提长远的发展战略规划。真正可以期待的,还是中国的新兴动漫产业基地早上轨道。
面对“硝烟四起”的动漫图书市场,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资深编辑邵敏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动漫书持续“高温”的背后只是一嘲虚热”,市场真正进入成熟期还有待时日。
“眼下所谓的热,第一是日本漫画热,而非中国原创作品热;第二是盗版书热,而不是引进原版热;第三是大多数出版商都抱着分一杯羹的目的,而不是为真正培育长远市场而着想。”邵敏介绍说,国内不少漫画杂志的经营目前都困难重重,不少甚至面临着稿荒危机,作品创作跟不上连载进度,漫画作者仅凭兴趣画画,缺乏职业精神,对于情节的驾驭能力也不能满足读者需要,这些都是阻碍本土原创漫画发展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