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幽壹:罗觉庵先生二三事

(2015-11-10 21:39:41)
分类: 吾乡吾民

【幽壹:罗觉庵先生二三事】

 

罗觉庵是何许人也?他名叫应平,字觉庵,是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水唇镇黄塘村人,生于清朝光绪己卯(1879年)918日,卒于1951年,寿七十二岁。他是中国同盟会会员,也是辛亥革命光复陆丰县(包含现陆河县)的革命党领导人,其妻子何少卿(何香凝的妹妹)也是同盟会员,夫妇两人都参加了辛亥二九广州黄花岗起义。

 

辛亥革命胜利后,罗觉庵曾先后在国民政府内担任广东都督府侦探局局长、广九铁路局警察督办、潮汕剿匪司令、征桂战争第五路司令等职。如今,尽管已经过去了数十年,但是陆河陆丰等地民间仍留传着许多关于罗觉庵的事迹,他的高尚品格仍为人们所传颂。

 

棒打街头聚众赌博的人

 

从上世纪20年代中后期开始,罗觉庵不再出任官职,回到家乡,致力于家乡建设,成为本地一名颇具声望的乡绅。尽管他没有任何官职,但是其毕竟是辛亥出生入死过的革命元老,所以在家乡非常有威望。而且,其性格历来为人正派、疾恶如仇,所以被家乡人所敬重,而街上的宵小见到他则都以远避为上。

 

当时,河田墟(原陆丰县重镇,现陆河县城)的街上,经常有些无所是事的闲杂人员,经常在街上聚众赌博,诸如牌九之类。这些人一方面败坏社会风气,另一方面也容易给地方带来治安问题。

 

据陆河老辈人说,不管他们怎么胡天暗地地赌,只要远远地看到罗觉庵走过来,就顿时吓得作鸟兽散。这是因为,他们知道罗觉庵将会对他们不客气,会教训他们。因为,疾恶如仇、一身正气的罗觉庵,如果见到有人在大街上聚众赌博,就会抡起拐杖打过去,不管其是什么人,都照打不误。而鉴于罗觉庵的威望,加上其不怒自威的神态,被打的人也只能自认倒霉,没人敢出声,更别提还手了。

 

“觉庵叔公来了。”当时,平常在河田大街上胡作非为的人,只要听到这句话,立马就会胆颤心惊,赶紧逃之夭夭。

 

枪毙胡作非为的亲侄儿

 

辛亥革命胜利以后,罗觉庵就一直告诫其亲友,不能打着他的旗号胡作非为,否则定当予以处置。

 

可是,他有一个侄儿却偏偏不听他的话,仗着他的关系,在家乡为非作歹。这个情况,此前曾多次传到罗觉庵耳中,他也曾为此多次警告过侄儿,让其改过归正,别再犯错。然而,其侄儿表面上答应,待其走了之后,仍然继续我行我素,搞得乡人怨声载道。

 

那年的一天,罗觉庵回到家乡,屁股还没坐热,就有乡邻前来投诉其侄儿,而且还是一件比较大的恶行。他听了之后,询问其嫂子(侄儿的母亲)要怎么处理?嫂子说一切听叔叔的,听任叔叔处置。

 

于是,他就吩咐手下把侄儿拉到山上枪毙了。听到这个消息,他嫂子大哭起来,说:“我只是只让你教训一下,可没让你把他枪毙了呀。现在儿子被你枪毙了,以后谁来给我养老啊?”罗觉庵回答说,以后我来养你。从此,每个月给钱他嫂子做生活费。

 

要求儿子回家乡须下马

 

据悉,罗觉庵共育有9个儿子,名字叫做“靖中、靖华、靖民……”,合起来就是“中华民国,东南西北全”。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他一些年纪较大的儿子开始出去参加工作,其中有些还蛮有出息,在外面做了官。例如,有个儿子当时担任某军的团长。

 

平时,罗觉庵教导他的儿子们,不管做了多大的官,都绝对不能在家乡的父老乡亲面前显摆。因此,要求他们回家乡(陆河县水唇镇黄塘村)时,在水唇墟就必须下马,需牵着马回家,而不得耀武扬威地骑着高头大马进村。否则的话,就会对他们不客气。

 

他之所以这样做,是怕儿子们在乡亲面前产生骄横之心,进而为非作歹、鱼肉乡里,要让他们知道自己并非高人一等。因此,要求他们必须在离家远远的地方就下马,像个平常人一样,牵着马低调回村。这跟时下某些人,动辄喜欢回到家乡凡事讲排场,斗富、炫富,形成鲜明对比。

 

 

幽壹

20151110于深圳

 

欢迎关注“幽壹”的微信公号:youciyishuo  ,也可搜索“幽此壹说”。新浪微博:@幽壹

 

幽壹:罗觉庵先生二三事

幽壹:罗觉庵先生二三事

幽壹:罗觉庵先生二三事

幽壹:罗觉庵先生二三事

幽壹:罗觉庵先生二三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