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什么依然更愿意上纸媒?(谈谈纸媒的优势)
(2015-07-21 01:09:37)
标签:
it |
人们为什么依然更愿意上纸媒?(谈谈纸媒的优势)
面对着门户、微博、微信公众号和APP等众多又炫又酷的网络媒体,为什么许多人依然更在意关于自身的内容是否在纸媒上刊登?对于许多人来说,其上一次(刊登)纸媒所获得的成就感和荣誉感,也要较上一次网媒(门户、自媒体)高。
在网络日渐普及,网络媒体崛起十余载之际,为什么许多人依然更在意自身内容是否登上纸媒呢?我认为,相对于网媒,传统纸媒至少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仍然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纸媒是稀缺资源
一座城市,主流报纸一般也就2-6家,而每张报纸每期的版面也大致是固定和有限的,且限于高额的印刷发行成本,不可能再随意扩版,而往往会削减版面。而现代社会,每天国内国际及本地又发生那么多新闻事件,所以报纸版面几乎永远都是紧张的。
相对来说,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却没有这个限制。因为,从理论上来说,这些新媒体的“版面(展位)”是无限的。这既是互联网新媒体的优势,却又是其的劣势。俗话说:“物以稀为贵。”既然“版面(展位)无限,想上就上,那自然就相对不被重视,成就感和荣誉感也没那么大。
2、纸媒更加严肃权威
相对来说,有关部门对纸媒的管控要严厉得多,容不得其出半点差错。对于纸媒来说,有时候甚至一个错别字或一个错的标点符号,都是一次“重大事故”。白纸黑字印刷出来之后,就必须经得起考验,所以纸媒相对没那么灵活,有许多条条框框的限制。不像新媒体(网媒),可以形式多样,内容相对开放,出错了一般也没太大关系,大不了马上修改或删除了之。
这种情况,既是纸媒的劣势,却也是纸媒的优势。正因为内容严肃,管控严厉,所以相对地,纸媒的内容会显得更加权威,可信度也更高。一般来说,如果是网站、论坛或微博、微信、APP等自媒体出来的东西,如果没有纸媒等传统媒体为之求证、核实,民众往往会对其将信将疑。
3、纸媒出版物可以留存
上网久一点的朋友应该都会有这样一种经历:有些网页或专题,曾经被放在某大网站十分显要的位置,但是某天需要将其调出来时,时过境迁,竟然发现其已经很难找到或直接不见了。尽管现在搜索引擎发达,但是当需要查找一些想要的旧网页时,却会发现很麻烦,甚至根本就找不到。有些网站每隔几年就改版,链接乃至域名变了,或后台数据出问题,总之,再也找不到原先的网页版面了。举例来说,要找十年前的一些新闻网页,就已经很难找到了,有些可能已经连渣都没了。而且就算能找到,其呈现效果也很难令人满意。这就是网媒相对纸媒来说,不太靠谱的地方。
而相较于网媒,纸媒最大的好处就是有纸质版的实物,可以长久保存,而且也方便保存,携带方便,不会没过多久就被淹没在互联网的海量数据之中。这一优点,是网媒(不管是门户网站还是自媒体)所不具备的。
4、纸媒内容可以在网媒二次呈现
同样的内容,在纸媒刊登之后,往往接着会在各种网站也呈现出来。这是因为,现在绝大多数网媒是没有采访许可证的,国家没有授权给他们,所以其没有采访权,需要依靠纸媒等传统媒体提供内容。因此,刊登在纸媒上的内容,因为有电子版,所以往往会被各网站的网络机器人抓获,然后转载到该网上。各自媒体平台也经常会选发纸媒内容。
相反,纸媒一般不会直接使用网媒的内容。就算要用网媒内容,纸媒也往往会进行二次加工。因此,上了纸媒的内容,往往也会出现在网媒;而发在网媒上的内容却未必会在纸媒出现。
因此,尽管“狼来了”已经喊了十几年,而且近几年纸媒确实也在每况日下,日子越发不好过。不过,我认为相对于网媒,纸媒仍有其独特而网媒又不具备的优势。当然,这里并不是说纸媒要比网媒好,而是说两者各有优势,且是互补的。
总之,面对网媒的步步进逼,纸媒不应失去信心,而应保持冷静,认真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从而做到扬长避短,稳扎稳打,继续做大做强。
幽壹
2015年7月20日于深圳
欢迎关注“幽壹”的微信公号:youciyis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