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深圳第一个进士黄秋崖

(2014-06-18 00:28:58)
标签:

文化

分类: 探幽深圳

记深圳第一个进士黄秋崖

 

地处南海之滨的深圳,古时候(明清以前)被视为蛮荒之地,其文声教化、人文艺学,确实与北方、江南等古代的文化发达地区无法比拟。其实,这也不仅是深圳一地是这样,而是当时整个广东(南粤)都是如此状况。

 

根据现有的史料来看,深圳地区在古代长达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中,最终脱颖而出的人是比较少的,而且连第一个中到进士的人,也出现得比较晚。早在隋唐时时期,我国就已经创立了科举制度,成为朝廷选拨人才出任官员的一种考试制度。自此,科举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可是,深圳地区直到几百年后的南宋末期,才出了第一个进士。而且,有宋一代,整个深圳地区也仅出了两个进士而已。

 

据清朝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版《新安县志》记载,从从隋朝大业三年(607年)开始实行科举制,到该志成书时止,总共1212年,整个深圳地区也仅出了15个进士。其中,宋朝2人;明朝5人;清朝8人。从这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考中进士的数量,明朝比宋朝多,清朝又较明朝多。这与广东地区,在明清时期,开始加速开发,逐渐赶上北方和江南地区的历史大趋势是相符的。

 

由此,也凸显了这位率先中得进士功名的深圳人,其成就是多么的难得。应该说,在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下,深圳地区能出个进士,确实非常不容易。其难处,不亚于现在的西部边远贫困县出个清华北大的高考应届学生。

 

那么,这个为深圳地区率先中得进士,开了先河的人,究竟是谁呢?他是现在深圳哪个地方的人呢?

 

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据考,深圳地区有史以来第一个高中进士的人,名叫黄秋崖,字石,乃沙头东涌(即现在的福田区下沙村)人。黄秋崖,是深圳市福田区下沙村黄氏一世祖黄默堂长子黄顺孙之子,即是黄默堂的孙子,乃下沙黄氏的三世祖。

 

下沙《黄氏族谱》载,黄秋崖生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少时聪敏过人,其文才远近闻名。宋朝理宗淳佑十二年(1252年),黄秋崖以《礼记》领乡荐,也就是中了举人。宋朝开庆元年(1259年),黄秋崖赴京(南宋都城在临安,即现在的杭州)赶考,一举金榜题名,得中己未科周震炎榜第三甲进士。

 

对此,清朝嘉庆二十四年本《新安县志》有记载,据该志“甲科”栏目载:“宋,开庆元年已未科周震炎榜第三甲,黄石,邑之沙头东涌人,授迪功郎,任梅州程乡薄长。”据悉,唐宋科举制度,进士分为甲乙科。迪功郎,则是宋朝的文散官,无品级,明代文阶官之制,正八品初授为迪功郎,从八品初授为迪功佐郎。

 

上述史料显示,黄秋崖高中进士的时候,时年38岁,是深圳地区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进士。他中了进士之后,被朝廷被授予“迪功郎”的功名,出任广东程乡(现梅州)主薄等职。现在下沙村的“黄思铭公世祠”大门上的那副对联:“泽传参里,声讫程乡”,其下联“声讫程乡”,指的就是黄秋崖在梅州(程乡)为官的事迹。

 

后来,为了尽孝,黄秋崖将自己唯一的儿子黄敏政送回老家深圳市福田区下沙村。临别时,他还写下一首《勉子》的诗:“亲在从来不远游,除非不已坐沙头。北堂更冷频调养,南麓春回遇早秋。我去只知为国计,尔归宜作处家谋。一门忠孝须全在,莫学圣贤习下流。”

 

除了黄秋崖外,深圳地区另一位在宋朝高中进士的人,乃是罗田曾宋珍,曾在龙川县任职。清朝嘉庆二十四年本《新安县志》载:“宋朝咸淳十五年甲戌科王龙泽榜第三甲,曾宋珍,邑之罗田人,授迪功郎,任龙川尉。”

 

总的来说,深圳地区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之中,能够最终脱颖而出的人非常稀少,所以就更加说明黄秋崖这个最先中得进士的人的不凡。黄秋崖中进士的事迹,堪称深圳地区读书人的榜样,在其后的数百年间,激励着深圳地区无数文人士子奋发读书,以求出人头地,为家族和本地争光。因此,黄秋崖考中进士,对此后深圳数百年的文教事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QQ33079930

 

 

幽壹

2014618于深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