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师

(2012-08-19 00:34:53)
标签:

杂谈

老师

近年来,感觉“老师”这个称呼已经被用得有点泛滥了,在社会上的各种场合,大家几乎逢人就喊对方为“老师”,也不管是否真的有教过自己什么,以及对方是什么年纪,反正,在许多场合,“老师”已经逐渐变成一种见面彼此客套的称呼了。
 
例如,笔者所在的公司,大家甚至对初来的实习生,也往往略带开玩笑地称之为“老师”,说的时候没有丝毫的别扭。当然,那些初入社会的实习生们,一般是不敢坦然接受这个称呼的,会回一句:“请不要叫我老师,我不是老师。”不过,就是不这样回复,大家也觉得没啥,“老师”就“老师”喽,并不感到奇怪。
 
以前可不是这样的。“老师”这个称呼以前是很受人尊敬的,不是一般人能受得起的。一般来说,如果不是真的在学校教过自己的老师,对于社会上的人,大家一般是不会随便称呼谁为“老师”的。如果称对方为“老师”,那对方一定是自己十分恭敬的人。因此,像现在这样,不管对象是谁,随意就左一个“老师”,右一个“老师”,放在几年前,是十分不可思议的事情。
 
不过,笔者认为这些倒也没什么,没必要大惊小怪的。尊重老师,并不一定就要把老师摆上神坛,让其只能高高在上地接受学生的朝拜,非要他们做不食人间烟火状。民众间互相称对方为“老师”,只要没有把“老师”这个名称污名化,那还是可以接受的。孔子不是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么?那称呼实习生为“老师”,又有何不可呢?
 
从小到大,就被家长和社会教育对“老师”要尊敬,要心怀感恩之情。尤其是年幼的时候,那时候的人思想很单纯,见到老师大气都不敢出。老师叫我们做什么,我们都是照做的,例如叫我们把手摆放好,我们就摆得比尺子量的还直。
 
从小学到大学,教过笔者的老师很多,大概有上百人吧,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但是留下深刻印象的却并不多。除了少数几个之外,大多数“老师”是匆匆而过,待到升了年级之后,就很难再见到了。踏入社会之后,远离家乡,更是难以见到了。
 
去年秋天的时候,有次我回老家陆河,曾在街上遇到高三教我英语的范老师。当时,我远远地望见了她,忙向她问好,她见了我,也客气地唠叨了几句。不过,我估计她心里可能会纳闷:“这位学生叫什么名字呢?”这么多年未见,我想她一下子未必记得起我这个学生来。
 
不管怎么样,我都要感谢所有教过我的老师们。不管你们记得我这个学生也好,不记得也罢,都谢谢你们曾经在我的人生路上对我的教导。俗话说,饮水要思源。在人生的路上,我取得的每一丝进步,都与老师们当年的教诲是分不开的。
 
谨以此文,送给我所有的老师,祝你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QQ:33079930)
 
 
        幽壹
2012年8月13日于深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邑人汉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