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幽壹
幽壹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178
  • 关注人气:17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故乡小城陆河

(2010-07-24 02:11:24)
标签:

小城

文化基因

血夜

七大姑八大姨

熟人

陆河

杂谈

我的故乡小城陆河

    故乡,是一个遥远但又绝不陌生的地方。尽管平时与它难得一见,但是它又时刻映在心头,使人无法忘却。在离深圳不远处的粤东汕尾市,有一座小城,它的名字叫做“陆河”,那就是我可爱的故乡。

    小城属南方沿海丘陵地貌,地处一个由群山环抱的山区小盆地上。一条名为螺河的小河从城的西边穿城而过,将城划为不对称的两半,城的大部分在河的东边。小城的建筑物基本上是沿河而建,依次往外延伸开去,可以说没有这条河,就不会有这座城。小城很小,从城的这一头到那一头,假如是开车的话,几乎一踩油门就穿城而过了,基本用不了多长时间。

    小城陆河,并没有那首著名的台湾流行歌曲《小城故事多》所哼唱的那么浪漫,这里的故事并不多,绝大多数人一辈子过的都是极其平淡的日子:日出而做,日落而息。

    因为小城实在是太小了,所以城里的人们在东拉西扯之下,往往彼此之间都能扯上或亲或疏的亲朋好友关系。例如两人之间可能会有很远很远的表亲关系啦;又可能是有祖辈曾是同学至交的关系啦;又或是有七大姑八大姨的关系啦,总之一来二去,小城里的人彼此之间往往都是所谓的“熟人”。俗话说:“低头不见抬头见;今朝不见明朝见。”因此小城的人,往往都很纯朴,彼此在街上遇见了,都会在行为举止之中透出一股让人倍感亲切的味道。

    也正因为这种“城小亲戚多”的缘故,所以城中有时会上演这样一幕:假如两人在街头发生了口角,然后各自呼朋唤友叫来一大堆人,正当他们准备开打之际,却突然发现再也打不下去了,原来双方所叫来的人群当中,互为“熟人”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劝架的、讲和的一大堆,于是双方根本就打不起来。最终,在大家伙的斡旋之下,往往是以双方握手言欢而告终,一场事故也就由此消散于无形之中。看来城小也有城小的好处。

    小城的历史谈不上久远,地势也谈不上险要。这里既不是边疆要塞,也不是什么中心繁华地带;既没有辉煌的过去,也没有傲人的现在;既不是交通要道,也不是什么必经之路;既没有铁路,也没有高速公路,甚至连国道都没有;既没有矿山、煤碳等资源,也没有风景如画的山水;既没有涌现过显赫的名人,也没有在历史长河中扮演过什么重要的角色。总之,这里的一切都显得极其平凡,跟中国千千万万个类似的小城一样,不显山不显水,于平淡之中过了一春又一春。

    不过我觉得平淡不一定就不好。不是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吗?我的故乡就像我的父母一样,虽然一辈子都在平淡地过活,他(她)们不是什么焦点明星,终身也没取得什么耀眼的成就,然而却由此显得更加真实可亲,属最可亲可爱的一个。因此,从某种角度来看,平淡的小城陆河也别有一番风味。

    由陆河而至深圳,只不过是270多公里的距离,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对于现代人来说,这点空间和时间的距离可谈不上远。我想对于大多数陆河人来说,深圳可一点也不陌生。因为在现有六十岁以下的陆河人中,大概鲜有终生未到过一次深圳的。另据初步估算,在深圳的陆河人约有七八万,占了陆河总人口三十多万人的近四分之一,因此深圳也被许多陆河人称之为“第二故乡”。

    多年来,许多陆河人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往往选择的就是深圳,许多陆河人第一次抵达的大城市往往也是深圳。在深圳岗厦、新洲、白石州、龙岗等地的城中村,都是陆河人大量聚集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也是许多陆河人远离家门后的第一个落脚点。因此,每每谈起深圳,几乎所有的陆河人都会有一种特别的感觉,都会或多或少地跟深圳扯上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尽管已经在深圳这个极其繁华热闹的城市居住多年,但是它始终都不是我真正的故乡。不管漂泊到哪里,我的根始终还是在那二百多里外的陆河,那里才是我永远的家园。这是因为,从我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就有一种名叫“陆河”的文化基因时刻流淌在我的血夜中,使我不论走到哪里,始终都对陆河魂牵梦绕,难舍难分。(QQ:33079930)

            幽壹
2010年7月24日于深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