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难症之七:为什么我回国工作事宜公司领导要介入?

标签:
国企难症国企顽症国企弊端改革柏亮 |
10多年海外工作终于结束了,第二天我就去人事部门把公务护照交给人力资源部了,开始在家休息着。没多久就开始接到上班通知了,不激动。不焦虑,平常心一直安慰着自己。很幸运碰到一位好的部门总经理,虽然以前没有一起工作过,但在日工作期间也有几次工作邮件来往。在次日部门晨会上,情商特高的部门总经理特别向大家介绍了我工作经历,还给我很高的评价,最后让处室负责人尽快给我安排工作。部门总经理一番话让我很感动,暗暗告诫自己,我和年轻人相比,也许经验方面会比他们多点,但同时也常常在耳边听到,现在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言而之,你的经验已经老套了,如此逼迫我一定要在传统行业中去创新,去做他人完全不敢做的事情,那怕碰得头破血流,因为在任何场景中,我不喜欢自己“浑混昏”生存着。接下来的时间一定要好好干。
按理说,部门大领导说了,应该会及时安排或至少和我谈谈有什么想法等等,但最后好像啥事也没有发生过似的,一月接一月的工资奖金一分不少,反正国企待遇你外派前拿什么待遇,回来啥事不做也这个待遇,所以俺心理依然保持轻松,唯有一点,看到非常大家都很忙,而自己什么忙都帮不上而闲着,并且还拿着不菲的工资和奖金,说心里没有点愧疚是不可能的。何况部室领导常抱怨,“现在是活多且缺人啊”!
在国企生存,你完全不应该着急,毕竟工资奖金是公司发的,而你干什么活、不干什么活都不重要。而让你干活首先要让某些人“舒服”才是最重要的。
也许过了很长时间段,实在不忍心让我这个长期在一线工作的老同志天天喝茶看报,非常大气给我一个任务,撰写"中国XX内陆管理规定“,有意思的是,内陆邮件依然我一个都看不到,各口岸分管人我也没有任何信息,更要命的是,10多年我在海外工作,和中国内陆几乎没有一丁点接触,加之更不了解公司内陆现在发展设想及运作,而让我这个路人甲来写,实在是荒谬之举,但就是在这么多的不利背景,俺不得己凭着十多年前的印象,硬是编造出共'四章'的规定草案来了,让看的人有点似像又似非,实在苦笑不得。
后来又让我做OW项目,应该说,这个工作我也算老手了,但这几年公司的操作流程及市场性政策给予我一点都不了解,所有文件我看不到,所有的邮件我也看不见,甚至客户来了,我也参加不了,完全是个界外人的感觉,无奈俺只好自闯一条路出来,告诫自己,他们的操作流程不知道就不知道罢,他们的客户我不碰就不碰,他们给予客户的政策补给,我只要不超过他们费率就OK。我给予客户免费天尽量低于他们,如此我就在这样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开始了又一份工作了。
不知道过了几个月,部门总经理去北京高就了,处室负责人也辞职不干了,也就在处室负责人正式不上班的那一天,公司第一副总突然来我们大办公室了,直接找我去大会议室谈话,谈及回来后工作情况后,最后让我负责全公司某项业务,还让坐在一边处室付负责人要记下来等等。并要求我每个月直接书面向她汇报等等。
其实公司领导高高在上,他们根本不知道县官不如现管,国企事物不是哪个人说了算的事,复杂的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说从公司整体利益考量完全是无稽之谈。领导谈话之后,情况未见好转,部门的付总经理虽然在晨会上再三要求,'XX业务由柏亮总负责,XX科室全力配合’。可他竟然不知是,我对这个业务任何邮件看不到一份?所有资料我也看不到。
是什么力量如此坚硬?谁都不知道,但我知道,这就是国企的难症之一,说不清的顽症,无法医治。
如此如此我也不能这样被动待着啊,无奈之下,我只能自创”OW+业务,随之创造出他们都是第一次看到可以如此玩的业务。并成功选择了澳洲试点并且成功了。也开发了二手也能OW等新概念,更是提出了第三国之间的也可以OW,以前只能中国始发港操作的,现在可以在从来没有做过OW的韩国和香港及东南亚部分港口都开始做了,甚至我也尝试从新箱订单开始接活+操作,看到提箱费的乱序,俺硬做出20年前的FREE
USE!说真的OW项目特别能锻炼人,它涉及集装箱运输全程链,也真的可以锻炼当地代理的工作素质了,意义真的不同非凡!我特别要感谢澳洲公司的团队,给了我很大面子,让我的OW十业务得己延续,而所有这样的全新的操作,缘由公司领导那次谈话和支持,我很感谢公司C领导,我也很感谢当时的部门领导T领导和X领导,特别是当时晨会上部门T总经理的鼓励话让我坚持了下来。但同时又很悲哀,国企难症已经不仅仅是至高而下,很多因素也由至下而上的,这是最最危险的,所以国企,尤其央企,在这点上必须要有所改革,有所警觉,至少要有所了解。毕竟企业每一分钱其实都是从普通的员工手中流出的,公司的高官们要认清自己企业真实的操作情况,这才是真正的现代企业有效益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