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科学家曾用老鼠做过饮食量与寿命的关系的实验。
他们把老鼠分成三组:第一组提供充足的食物在笼子里,老鼠们爱吃多少就吃多少,什么时候想吃就什么时候吃;第二组老鼠的食物是恰到好处,一天提供三顿,吃饱为止。第三组老鼠是只给吃八分饱,最后统计三组老鼠的寿命.
结果是第一组老鼠都肥胖臃肿,早早地得了各种老年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癌症等,很快就寿终正寝.
第二组老鼠的寿命比第一组延长了百分之四十,最后大多数也是死于疾病。
第三组老鼠个个精瘦、敏捷,两眼炯炯有神,比第二组平均多活了百分六十到百分之七十.
到死大多数仍然健康无恙.
可以看出,吃八分饱的老鼠比吃的过饱的老鼠寿命延长了一倍多.
科学家又用鱼和兔子做实验,结论基本一致.
以此推论,人的平均寿命是七十几岁,不考虑其他因素,单单从饮食量上控制,如果每天都吃八分饱,那么可以活到一百一十岁以上.
所以绝对管用的长寿秘方是吃得少,限制能量的摄入.
做这个实验的几个日本科学家在得出结论后,每个人都按照第三组老鼠的饮食标准来安排一日三餐,即每天只摄入成人的标准卡路里的百分之八十,日本现在很多食物包装上都有
卡路里多少多少,(也就是能量)
结果呢,不到一个星期,大家纷纷投降,时间最长的一个人坚持了十天.
八分饱是什么概念?
那其实是人在大多数时间里都处于饥饿状态,看来能坚持的人确实不多,所以长寿的人就更稀少了.
吃饭时没有吃饱,很快就会感到饿了,下一顿的八分饱的量对于一个饥饿的人,营养吸取就很适当了,这样循环下去,人总是处于饥肠辘辘的状态,大家这才想起第三组老鼠炯炯有神的眼睛,终于明白过来那其实是人们说的饿的两眼发绿的眼神.
后来大家一致得出的结论是:与其这么消耗食物,不如好好享受精制的饮食,在能承受的范围内,尽量减少能量摄入,不暴饮暴食。这样能够减少许多老年病的发生,并适当地延长生命.
82岁的老杨向春天走去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曾经说过一种比较宿命的说法,说是人的一辈子能吃多少粮食是一出生就定下来了的。那么如果一个人每顿都吃得多,那么他把自己的份额吃完了,也就到寿命了。如果细水长流,那么可以多吃很多年,也就是多活很多年。看来杨老82岁之年还能娶上28岁女孩,和少吃确实有关联的.
如今物价涨势惊人,建议大家倒不如少吃点,让自己的胃永远不要象皮球,沉甸甸的,当然还会顺应世界潮流,节能,减排,经济,健康,和环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