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95-今日读书《非理性繁荣》兼评近日股市

(2007-04-23 18:08:02)
    近日去北京开一个国家级学术会议,偶然得到一本有作者罗伯特·希勒签名的书,名字就叫《非理性繁荣》,书皮上有保罗·勒鲁格曼的评语:
    
     “丛希勒这本书的书名,你就能猜出本书的内容所指。他有力地指出近年来的股市飙升只不过是一场正在上演的、大规模的偶发性庞氏骗局,最终只能是以悲剧收场。”——保罗·勒鲁格曼
-------------------------------------------------------------------------     
     在第四章“新闻媒体”中,希勒是这样论述“新闻媒体在宣传投机性泡沫中所起的作用”的:
     “……它们通过报道公众早已熟知的股价变动来增加趣味性,以此提高公众对这些变动的关注程度……因此,媒体能造成更强烈的反馈,使过去的价格变化引起进一步的价格变化,它们也能引起其他一连串的事情的发生(这里指的是注意力的连锁反应)。”
     我个人就以为,中国股市里的一些“黑嘴”和不负责任的准黑嘴媒体,正是造成正的放大反馈机制的混沌效应(即“蝴蝶效应”)的始作俑者。如“2.27”的暴跌,媒体应付一定责任。
-------------------------------------------------------------------------
 
     庞氏骗局是一种最古老和最常见的投资诈骗,是金字塔骗局的变体,很多非法的传销集团就是用这一招聚敛钱财的,这种骗术是一个名叫查尔斯·庞齐的投机商人“发明”的。
  查尔斯·庞齐(Charles Ponzi)是一位生活在19、20世纪的意大利裔投机商,1903年移民到美国,1919年他开始策划一个阴谋,骗人向一个事实上子虚乌有的企业投资,许诺投资者将在三个月内得到40%的利润回报,然后,狡猾的庞齐把新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投资的人,以诱使更多的人上当。由于前期投资的人回报丰厚,庞齐成功地在七个月内吸引了三万名投资者,这场阴谋持续了一年之久,才让被利益冲昏头脑的人们清醒过来,后人称之为“庞氏骗局”。 
     希勒认为,在股市,“投资者表现出的热情是对过去价格增长的反应”。这种简单、机械的价格模式困扰着金融市场——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我国的牛市呈现出的就是不断增长的股价对新、老投资者带来的强烈投资刺激。这正好推动了股价的进一步上升。这非常像庞氏骗局:只要最后一个环节能维继上来,投资回报就不会不断上升,受骗的人越来越多导致投资回报进一步上升,回报继续上升又刺激更多受骗者参与进来,如此往复……
      在希勒的眼里,股市的泡沫会自发地越吹越大,循环往复,直到最后一批投资者再也找不到了。这时,整个股市神化就会像所有庞氏骗局的结局一样迅速崩溃。虽然危害极大,然而在他看来人们并不能很清醒地自觉退出庞氏骗局或与之始终保持距离。历史上的各种庞氏骗局和金字塔计划,虽然在政府和警方的严厉禁止下,仍然屡试不爽,受骗者络绎不绝的例子,正是人们非理性地投入陷阱的倾向的证明。
 
-----------------------------------------------------------------------
     我在本科攻读的是国际金融专业,经过近十年的锤炼,那时的同学现在很多人都成为了金融界的资深人士。最近有人透露,通过私募基金经理人的观察,目前我国股市的投资者多半是新手(从高居不下的股票新开户数就能看出这一点了)。而股市老手们多半已经被近乎疯涨的指标吓退出局。
      其实,我认为此时的股市已经是相当的泡沫化和不稳定了,国家目前对ST股全面疯狂上涨甚至涨停的状况立即采取了限制措施。在新手心态波动,准备出局的时候,老手会否承接他们抛出的股票?接下这一棒意味着充当股市庞氏骗局的最后一环——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
       难怪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一次他的经历:要是连路边卖热狗的小贩都在跟你谈论如何买股票,那么也就是你该退出股市的时候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