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食总印象-第一道私房菜:清炒黄瓜的惊人效果

(2006-05-24 19:02:15)
美食总印象-第一道私房菜:清炒黄瓜的惊人效果    谈到美食,我总有无尽的遐想。我想,世界上总有一些异常可口的美食是我等一辈子也难有机会一品为快的吧!在看小说《乱世佳人》的时候,白瑞德请斯佳丽吃的那些美味大餐被描写得多么香甜!我想,我的吃相大概就是象斯佳丽那个贪婪、痛快又天真、可爱的样子吧。不过,我始终认为孔子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烹制美食者的基本信条。
    我把我与美食的关系总结为细烹粗食:做得尽量细致,吃得尽量酣畅。
    四川人喜好麻辣,湖南人喜欢香辣,沿海人喜欢甜味,广东人爱清淡的蒸食,而两湖地区口味偏咸……各地口味不一,我想都是有着地理渊源的。四川处于盆地,四季潮湿,所以需要花椒的去湿功能帮忙;沿海的人大概是吃多了海里的咸鱼,所以偏爱甜点,换换口味营养也能得到平衡;湖南湖北历来都是鱼米之乡,古代人又没有冰箱储藏大量剩余的食物,故而巧妙地使用了盐渍、风干和烟熏的技巧延长食物保存时间。在经济学中有一种备受质疑的地理(禀赋)决定论,我想把它移植到美食学上面来似乎更为合适:因为一个人的口味一旦形成就太难改变了。科技发达可以导致经济的发展不那么依赖自然禀赋,但是口味的秉赋依赖性显然强烈得多。
   难怪远离故土的游子想家的时候,把带在身边的乡土放在鼻尖闻一闻,就能聊解乡愁呢!
   今天先端上一道化平凡为惊叹的私房美食:清炒黄瓜
   从菜名看起来真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了!先介绍一下视觉感受:青绿滴翠。再说说口感:脆嫩清爽,又不失一种奇香。此香让人吃完一块,还欲再尝。原来奥妙竟在佐料中!
   做法:黄瓜去皮切块;蒜头切片;花椒、红辣椒入油小火略煎后滤掉。然后以此油炝此蒜,再放入黄瓜清炒,加盐、味精起锅即可。
   注意:黄瓜不可切太粗,细条方便入味;
        花椒、红辣椒一定要滤掉,不要舍不得佐料反而影响了视觉感官; 
        炒时不可为省火而加盖焖煮,温度过高会破坏绿色素影响色泽和营养;
        盐起锅再放是为了保存易挥发的碘,味精则是为了避免烧糊变得有毒。 
    特别是有3、5亲切朋友小聚时,端出此菜,一定有出其不意的惊叹效果。因为这样的菜第一眼看上去实在太平凡了,但吃第一口就能让人始终难忘。鲍参肚翅的撩人是意料之中的,而清炒黄瓜的惊叹,我想才是投资收益比甚高的显摆之资。
 
    《达芬奇密码》确实好看,不过细细回味,人的信仰这玩意儿,好像跟口味有一点类似:不好改的。电影中死了那么多的人,不就因为顽固的信仰能带给教会无尚的权力么?只有惊世的秘密,活生生的真相,才能让沉迷于过去信仰中的人醒过来,让控制这些信徒的权力烟消云散。汪丁丁说:人们在知识的极限处获得信仰。可在如今的中国,学术腐败的普遍存在,学而腐则优,学而优则仕,仕而高则贪,是很多“社会精英”们曾经的奋斗途径。他们在“知识”的极限处获得了怎样的信仰?恐怕是还不如宗教迷信的那种信仰吧!
 
    今天有人要我写本书,我负责10万字以上内容的编写,但是放在第三作者。我心下,想:要是我不动一笔,让你写10万字把你做第三者,你愿意么?要是我熟识出版社的人,恐怕他会求着我挂个第三者了吧!不过是谁写的就挂谁的名字,干嘛要给你挂?嘿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