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贵州驴行D2d 梵净山 万宝岩雾蟆呈能 净心池观音显灵

标签:
贵州梵净山弥勒佛遵义娄山关中秋节行程费用旅游 |
分类: 抚光掠影 |
D2 2011-09-12 17:15~18:25:42
从回香坪上行,便钻进了原始森林,里头的植物千姿百态:有的平地发桠,一丛几十株,难定乔木还是灌木;有的茎侧伸斜探,和其他树枝蔓纠葛,剪不断理还乱;有的主干卧地,枝节丛生,奇形怪状;有的树上生树,同干异枝,遍体青苔……所有这一切,都沉浸在云雾中。浓雾弥漫,树影婆娑,空灵飘渺,这就是原始森林的魅力。
跨越了5000步台阶(17:27),没有没有遇到一个人。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求索~
求索的结果是不久就遇到了一个下山的帅锅,没有带行礼包裹,可能是当地人。他行色匆匆,脚步不停,只是在与我擦肩而过时说了一句:“上面没有地方住,赶快下去罢。”谢谢他的好意!
路过一个索道的铁架,雾浓得看不清上面的情况,也不知还有没有缆车在运行。先后有两棵大树黑压压横在山道上,还好不用交买路钱就可以跨越过去。
走了这么久还没看到6000步台阶的石碑,在一个转弯处摆有木制长凳,刚坐下来休息,就接到老姚的电话,询问我走到哪里了,并说招待所只有gylovers和我们4个游客,晚餐等我一来一起吃,热闹一下。我说接近6000级台阶了,让他们先吃,不用等我。说完我也再次出发,不料上了一个坡后,索道上站就呈现在眼前了(6300级,17:53)。
从这里开始,台阶统一规范,很好走了。
进索道上站房里转了一下,工作人员还在,不过看样子要下班了。
出来继续上行,看到路边挂着滑竿收费公示牌。到普渡广场要80元?我还是自己走罢。
途中路边有一块上生苔树、枝挂红绳的石头引人注目(18:02)。
石头旁边的景点说明牌是这样写的:
普通却不简单的石头
这块大石头外表很不起眼,粗糙晦暗,里面还夹杂着很多小石头,就像是一大块废弃的混凝土,其实据科学研究,在十到十四亿年前的元古界,梵净山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一些浅海的泥沙硕石随着地层在地质运动中抬升、倒转、裸露,而含有钙质、铁质和其他有色金属的火山碎屑,与泥质、砾石紧密胶合在一起,经过漫长的演变就形成今天这块“内涵”丰富的“天然混凝土”了。这块大石头的正式名称是“底硕岩”,又称“万宝岩”,它是黄河以南这片最古老的台地上的标志性地质奇观。
石头上的生物圈
这块大石头充满了生命的奇迹!仅仅在容易观察的背阴面,我们就发现石头上生活着包括真菌类、地衣类、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等五大类植物超过几十种之多,通过一块石头就可以窥视到梵净山的神奇与博大精深。请您珍惜梵净山的一草一木一石,它人都是神奇的生灵。
图中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列出来的植物有:微毛樱桃、绣线菌、钝叶木姜子、槭树、苦苣苔科、大果花楸、膜蕨科、蓼科、白发藓科、金发藓科、蕨类、真藓科、真菌类、壳状地衣、叶状地衣、枝状地衣、灰藓科、平藓科、白尾藓科、羽藓科、蔓藓科。
正常情况下在这里应该可以看到红云金顶,可惜今天云雾障眼,走到万宝岩餐厅(18:05)也没看到红云金顶的雄姿。
按照梵净山景点资料,餐厅后面这座数十米高的石山便是由大大小小的鹅卵石胶结而成的万宝岩。
悬崖上缀满圆形或具棱角的各色鹅卵石,直径小的8厘米,大的50厘米,分别呈现出紫红、紫灰、灰绿、灰白或深灰等颜色,犹如千万颗宝石镶嵌在绝壁上,在阳光的照射下,宝岩珠壁,熠熠生辉,十分奇伟瑰丽,故称“万宝岩”。
可惜雾蟆呈能,山上云雾缭绕,太阳玩起了躲猫猫,无法见识到这一奇观了。
登上餐厅对面的观景平台,这个全木结构,备有桌椅的平台本是一个视野开阔、适合露营的好地方,可惜上台的地方立着一块“禁止露营”的牌子。不过第二天我们再次经过这个地方时,看到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证据。
走到台边倚栏而立,阵阵浓雾随着山风扑面而来,寒意顿生,好在衣服已经在爬山过程中被汗水和云雾打湿,具备了防风的能力。
http://b73.photo.store.qq.com/psb?/1276c9e2-cc97-41c6-8434-e09504756d6f/WEvnuGOHo1HMHBVgm2SCedgW.XKp7MB*EaT1WDWQcrc!/b/YWefjSsMmQAAYhB0hCuYmgAA
我梭巡到观景平台的西南角拍照时,随风送来阵阵梵唱之音,但看景点地图,这附近没有寺院,离得最近的就是上方的承恩寺,难道那里有僧众在做晚课?赶紧上去瞧瞧。
从万宝岩攀上一个小坡,就是“净心池”。一股清泉从山壁间渗出,在下方石砌小池蓄成一洼清水。上山拜佛之人,多在这里饮水洗面,以示虔诚。池旁有一牌,上书“念佛人,要心净,净心念佛净心听;心即佛,佛即心,成佛无非心净定。”此乃曹洞中兴关键人物慧经大师的念佛法要。
净心池左边还有一尊汉白玉雕刻的观音坐像,通体洁白,雕工精湛,虽然一看就知道是现代工艺品,而非古迹,但不论新老,贵在灵验。我虔心奉拜后眼前一亮,面前的景物变得更清楚了,抬头一看,天空居然以我为界分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我面前的天空一片蔚蓝,而身后的天空则云雾弥漫,两个部分界线在阳光中显得格外分明。果然心诚则灵!山上面是睛空一片呀!我的心情豁然开朗起来,疲意一扫而空,动力十足,冲呀!
来到“龙凤亭”回望,万宝岩的外观就好像是一个夹着几缕银发的巨大“猴头”。我正想把“龙凤亭”和“万宝岩”一起定格,whboy下山正好也走到这里,他说上面没有住的地方,要下去找。我说我们在4500级的回香坪招待所住,那里应该还有房间,他急忙下去了。
就这几句话的功夫,万宝岩已经完全被云雾笼罩,一点景都不见了。赶紧往上跑,终于在太阳下山前到达承恩寺、普渡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