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你就被代表了

标签:
文学/原创旅游文化 |
分类: 美文分享 |
我们只能从自己做起,一点一点让世界改变对我们的看法。
前些日子,泰国经理报发表一篇新闻:“又来了!无素质的中国游客在皮皮岛卫生间洗手台洗脚”,报道称:甲米皮皮岛景区负责人吩咐工作人员对景区进行大扫除,期间,正好遇到数名中国女游客在洗手台洗脚洗鞋。负责人表示,这种行为非常不合适,为避免再发生,将贴出告示提醒。“又来了”,这三个字,让我又脸红又气恼。我们同一国度的同胞做的事,实在是让我们脸红。气恼的是,凭什么他们就代表了我们。但有时就是这样,自己的国人在外面丢了丑,一国的民众都被他们代表了。
人家之所以说“又来了”,是因为再前些日子,泰国北部清莱白庙,因中国游客如厕的不文明行为,曾一度禁止他们进庙。整卷厕纸被扔在水池里,包括在地板上大便,卫生棉贴在厕所墙上,把庙方的那位大师气得在媒体镜头前愤怒声讨中国游客。庙方一度禁止内地旅客入内参观。但可能是旅游部门给予了一定的压力,后来庙方又表示,决定另建一处洗手间,供非中国旅客使用。这已经够丢人了。可没过多久,另一个视频又在泰国的网络上掀起一片讨伐中国游客的声音。视频拍自清迈的双龙寺,一名说普通话的华人游客用脚踢寺庙两侧悬挂着的铜钟,为了让古钟发出声音。双龙寺是1383
而后,台湾的新闻里又反复播出一条新闻,六合夜市路边,一男一女当众便溺。虽然由于之前的乌龙新闻——把在饭店当众给孩子把尿的本地妇女当作大陆游客,这次台湾媒体也是比较谨慎的,但总让人感受他们是在影射大陆游客。譬如,问路人,以前看到过这两个人吗?试图排除他们是游民(流浪者)。两三个路人说是没见过。然后电视台又评论说,他们的衣服好像也不是那么破烂,于是新闻制作单位就让观众自己去作判断。其实,即使是游民,平时谁又会正眼仔细打量他们呢?新闻单位既怕担责、又想引导观众得出这两人是“大陆游客”的意图呼之欲出。对于台湾同行的这种暗示避责报道手法,我也只能心生“佩服”和不服,但谁又让我们的大陆游客之前有那么多斑斑劣迹呢?哪怕被冤枉,也只能承受。
这种国人制造的丑闻一再地发生,又经过现代网络快速传播、重复放大,再要想让全世界对我们改变看法,那就得付出加倍的努力。那年,我陪女儿去肯尼亚的联合国环境保护署进行社会调查。女儿参加一个国际会议,我因为根本听不懂,坐在外面,结识了一个和我年龄差不多的面带笑容的印度妇女。于是她便和我用简单的英语轻声交谈起来了。原来她是趁暑假带着一儿一女来探亲的,她的先生是这里的职员。过了几天,我和女儿去联合国环境保护署的图书馆,又一次和她巧遇,她热情地和我打招呼,又把她边上的一儿一女介绍给我,一看就是那种受过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彬彬有礼。我女儿查完资料出来时我也把她介绍给他们。我女儿很惊奇,英语很弱的母亲怎么在这里交了印度朋友。我在想,在和他们一家交往时,我不会给印度贴上强奸之国的标签;而他们和我交往时,也不会觉得中国每个人都是无羞耻之心的野蛮人。
我们只能从自己做起,一点一点让世界改变对我们的看法。如果最近发生的一切让我们太过悲观、充满负能量的话,那么我想说一件比较让人欣慰的事和大家分享。我女儿在美国的德国领事馆办签证时,和签证官商量能否多给些时间,这样她的学习项目完成后还能去德国的其他地方看看。签证官说,不不不,你拿的是申根签证,不仅要游德国,欧洲各个国家都要转一下,我多给你一个月,这样你可去看看科隆大教堂,去巴黎转转,去布达佩斯玩玩。最后他问,你知道为什么我跟你说那么多吗?那是因为很多年前我去中国时,你还没出生吧,那次我玩得很开心,人们对我很热情。我们得衷心感谢当年他遇到的那些中国人,他们让他对中国抱有好感,也惠及了我们的下一代。也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能真正使中国重获礼仪之邦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