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此星只应天上有      文/许云倩

(2014-04-02 09:14:59)
标签:

文学/原创

分类: 美文分享

 

                                                                                此星只应天上有 <wbr> <wbr> <wbr> <wbr> <wbr> <wbr>文/许云倩

 


        世界好像越发浮躁起来了。那么多的人渴望立马成名成功。恨不能二十啷当岁就拥有豪宅名车,就热切希望趁早得到梦想的一切,走捷径、攀权贵、卖青春。


       脸上突然被人抓了一把是什么感觉?恶梦般的感觉!直到那天夜里我还会在睡梦中惊醒。别误会,我没和人吵架,也没和人打架,姑且把这样的遭遇称作无妄之灾。那天我坐在地铁靠边的座位上,突然就感觉脸上火辣辣的,被人抓了一把,我本能地在瞬间闭上了眼睛。那个男人迅即坐我边上,倒是说了声对不起,又解释一番。我这才反应过来,他是为了抢个座位,不慎脚下一滑,抓扶手的那只手就顺势滑到了我脸上。我看不见自己的脸遭到了如何的摧残,但依据疼痛的程度以及摸上去的手感,已可判断这个男人有着长久不剪的指甲;依据他抢位时势不可挡的素质判断他的指甲缝里一定少不了藏污纳垢。而我手中的餐巾纸已经有了斑斑血迹。我如坐针毡般熬到踏进家门,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消毒,第二件事照镜子,从眼皮到鼻梁间有一道划痕。天呢,还好我眼睛闭得快。心里只有一句话:我招谁惹谁了?

        这是个本土的上海男人,50岁光景。所以我们别总是说外来人口素质有多差。其实那是地铁的终点站,还有很多座位空着,他根本用不着那么急吼吼地抢座位。可是已经习惯了,什么东西不抢就生怕错失了。其实,我也是理解这样一些人,我们差不多可说是同龄人,但我还是不能原谅他。虽然我没和他争吵,因为那根本改变不了已经发生的一切。只是在心底里不能原谅。

        我女儿在世博会时曾在一个联合国馆担任志愿者。回来说:上海人中间四五十岁那一批人素质最差了,不惜把她的父母亲都一网打尽了。她举例:要么插队,要么带着孩子顺手拿走一些东西。一个展台前有一些鹅卵石,经常有人揣几块走。女儿倒也机智,遇到这种情形,她会喊一声,当心有电哦。

        我跟她解释说,我们这代人,生长在一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小时候什么东西都要靠争抢获取。每天早晨要去菜场抢青菜、抢带鱼。那时,我只要看到有人排队就兴奋,先排上去再说,然后打听卖什么,再在队伍中找熟人借钱,多半是临时免票供应的一批鸡蛋。记得小学一年级时,上课中间,就被班主任派出去帮她抢购学校对面小店里的麦乳精。还有一次和我妈一起抢购来一双出口转内销的绣花鞋,结果这双鞋的鞋尖是被剪掉的,那时不允许有尖头鞋,但可以出口。更荒谬的是,那朵精致的花上被涂了一块黑漆,那时也不允许穿漂亮的绣花鞋。这些还是小事,大的如单位分房、加半级工资等,那还不每次都要争个人仰马翻的。

       我跟女儿说,童年的烙印可以影响人的一生。直到现在我闻到菜场的味道、看到堆得高高的蔬菜、看到新鲜的带鱼,都还会有一种满足感。虽如此,但我还是有种自觉意识,现在时代不同了,稍安勿躁。别再那么争先恐后的,上海称之为吃相难看。虽说还未彻底修练到与世无争的境界,但遇到需要与人相争才能获得的名也好利也好,绝对保持退让的姿态。

      但这世界好像越发浮躁起来了。那么多的人渴望立马成名成功。恨不能二十啷当岁就拥有豪宅名车。那年《蜗居》热播时,我就写过一篇小文,名为《趁早啊趁早》。有那么些年轻人,就热切希望趁早得到梦想的一切,走捷径、攀权贵、卖青春。我跟朋友说,我一直不同情所谓住在蜗居的年轻人。我出生时,我父母带着我住的就是一间六平方米的小屋。后来随着父亲工龄的增长、职称的提高,我们搬了一次又一次,从平房到楼房,从合居到独居,直到父母晚年,才有了比较舒适的住房。

      那天看一则台湾新闻,说的是有位先生在17年前念书时,在一家小吃店吃了一碗点心,结果逃单了。那碗点心大概价值25元。17年后他想补过,就寄了一封悔过信和200元钱给小店老板。老板很欣慰,但觉得不该收那么多钱,把多余的钱捐给了慈善团体。一个美好的故事,可我想的却是,17年,这家小店还在呀,也许过170年还会存在。可这社会就有那么一些创业者,恨不得一年开张,两年连锁,三年上市。有一家我常去的小餐厅,只有六张餐桌,永远有人在外面马路上等位,可老板就是不扩张不连锁。这让我肃然起敬。

      一直都不太喜欢神话剧或童话剧,所以始终没弄懂集两者于一身的那部叫作《来自星星的你》的韩剧为什么这样红。今天我好像突然明白了。那位都敏俊教授,虽说和传统意义上的美男子有些许不同,但他长得干干净净,行事作派是那么的淡定从容,只有在出手相救时他才会身手敏捷。我们总是在艺术作品中拾遗补缺,寻找内心渴望而现实中罕有的那一份情感寄托。都教授已经在这世上生活了400年了,他根本就不属于地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