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单口】中国互联网业再次衰败前的反思(二)

(2006-07-25 21:46:03)
分类: IT·视角
    虽然不少互联网业者领军人士、前辈、业者均在不少公开、半公开甚至私下表示:“在中国做互联网,想法不值钱”这一观点,但是面对今天的所谓1.23亿网民来说,国内互联网网站整体缺乏创意和吸引力,这事实无可争辩,甚至短时间无可改变,探究原因,除了上文提到的“人和”因素之外,还有就是业界缺乏创造力和对新应用点的探寻。
 
    标榜概念的背后是虚空
 
    聪明的原生态互联网业者,在过去的一年,及时的看到了社会上那些关注“www”的眼球正在向网络游戏、WAP等热点转移,于是果断的提出了WEB2.0并摇旗呐喊,于是rss、sns、wiki、blog等特征被赋予了意味深长的意义,作为行业的承接者,它们被无数业者推倒了行业屋脊之上。然而,口号终归是苍白的,除了少数经过业界沉淀,有准确目标的公司之外,多数从众者还是在不断试探、摸索、或者美其名曰为“学习”的进程中徘徊。于是几千个分类信息网站不约而同叫了起来,数百个blog网站陆续喊了起来,甚至几十个sns网站也相继咳嗽了起来,“我们业界领先”、“我们是最大的***”……不少后来者更是将“Copy+Paste”这门互联网的顶级制作技术发扬光大,更有甚者连对方的名称都不加修改的全盘复制、粘贴(参见某名网的沦落史),上演了一幕互联网站点页面的无间道,无奈的是,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闻。
 
    当老牌X大门户和昔日“新锐”网站的编辑们也黔驴技穷的时候,“内容同质化增加、应用差异化减少”这一业界伤疤再次被无情的揭开之后,国内互联网的问题已越来越沉重。如果说企业需要更多的考虑风险、资金、运作、风投等市场因素,而制约了其创新性的话,那么中国数万灵活机动的个人网站站长们就更加让大家失望,难怪有人在参加完今年的厦门个人站长大会后如此表述:“今年站长大会和全年最大的不同是,今年有一半的网站是在做联盟。”。(参见某人blog)
 
    缺乏挖掘是根本主因
 
    几年前,CSDN上有一篇烽火一时的文章,其观点就是国内软件企业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病,就是多数甚至绝大多数软件企业只重视研发环节,缺忽略了测试封装,导致最终产品质量无法让用户满意,这一几年前的弊病依旧在互联网企业上重现:只重视网站内容,不重视图用户体验。缺乏行之有效的用户调查和受众反馈导致网站缺乏整体吸引力和对用户的黏性,最终的结果是在发展中遗失了原有用户。
 
    回想几年前的互联网,当很多个人需求信息浮现论坛之时,当不少群落概念现身社区之日,分类信息也好,SNS交友也好,都成如此贴近中国网民,当昔日个人主页初现网络,众多网民无法跨越技术门槛的时候,是否现在的blog来的晚了一些?一切种种,不少“值得尊敬”的互联网前辈们并没有立即发觉,直到看到有人呼喊WEB2.0了,才跳出来说我们公司是最早关注……的话,真的是毫无价值可言。
 
    虚拟道具,这一成为网络游戏的主要收入途径早在网络游戏刚刚开花,相关的交易事件就开始发生,可是当虚拟道具交易已经形成规模化发展之时,那些自以为高明的运营商们还自己为自己靠点卡盈利的模式是成熟的。(参见运营商网游免费事件)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依旧不少年轻的高科技企业,还在闭门造车,这种现象直到再次衰败恐怕也不会消失。有云:“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对于互联网来说,名为用户的上帝们恐怕已经很久没有开心过了。(参见某23位总监共同领导的blog网站裁员风波)
 
    题外话:许巍的《时光》很不错,沉长伴奏和寥寥歌声对写作者的杀伤力确实不可小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