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单口】走在互联网的小路上……

(2006-06-07 13:56:45)
分类: IT·视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先说一个真实的朋友的故事:“2003年,北京奥美广告招聘市场调查的工作人员,应聘的人,初试通过就200个,然后面试,是问一个题,如果我们公司现阶段接一个案子,是给一个饮料做广告策划,包括促销,拿出一个流程的方案。在市调环节,所有的人都说,找专业的市场调查公司去要数据,然后统计,得结论以后做策划,唯独这个朋友没这么做,她花了400块,请了4个小工,去了几个不同档次的小区,拣塑料瓶,就是饮料瓶,统计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类型,这样最权威,最后就她一个被录用了。后来她顺利从市场调查部,最后到广告策划部,成了一名CD。”
    无可否认,就互联网行业来说,这是一个鼓励创新的时代。海尔总裁张瑞敏的“快鱼吃慢鱼”的理论为不少互联网业者引为经典,可是当实际产品创新过程中,能真切的了解行业、了解消费者需求、了解市场情况、了解竞争对手的公司又有几家?
    曾经在一次人大的企业管理讲座上主讲人说了一句很有见地的话:“所有可以轻易拿到的信息都是不值钱的”。可以轻易拿到,正说明很多人都可以得到,信息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已经不需要多谈,但是深入的说,如果部分或者大部分公司的决策者和策划者都把视线局限在所有公开的信息和数据上的话,同样的参考内容得出同样或者类似的判断,最终使得企业面对更严峻的市场竞争。
    细说网络游戏,当铺天盖地的市场预计和前景展望进入互联网公司负责人眼帘的时候,究竟有几家公司去认真的做了实际调研呢?仅仅根据一些调查公司、专家、统计机构的数据就能反应实际的消费者需求和市场方向?
    这是2年前我另一篇文章中引用的数据:“2002年国内软件公司自主研发了13款网络游戏产品,2003年这一数字达到了31款,数目上的增长,并没有带来现实的利益,据调查,目前国内最流行的20款网络游戏中,没有一款是国内公司自主研发的。”——无论是代理也好,自主研发也好,实际产品缺少受众可能是由运营、推广、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的,但是很多游戏厂商花了大笔广告费却连参与公测的玩家都找不到,又说明什么?说到底,玩家对游戏不感冒,不就是因为厂商们不懂“玩家的心”的吗?
    那些数据准确不准确,不好说,但是人家说了是“预测”,如果各位创业者不经过自身的实际调查就直接将这些预测当初了所谓依据的话,既然大家这么相信预测,听说双色球的复式彩票预测很准的,为什么不去买复式彩票呢?难道大家是看不上奖池里的那几千万?
    再说分类信息,不少公司都做分类信息,同样的一个事物,同样想法的公司看法竟然差别很多,甚至就进入门槛这个看法都有很大不同。如果把网络分类信息看成一个分类的BBs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是要把分类信息看成一个信息处理过滤,整合高效智能搜索方式的平台,那就有要求了。究竟谁说的对?下判断的人不该是什么CEO,也不该是什么资深人士,更不是什么干了几年就称专家的人,而是实际用户,是消费者!
    从很多角度来看,稍微了解过分类信息和对应平台的人都知道,房屋租赁是分类信息需求量最大的类别,也是关注度最高的类别,当不少业者或者所谓研究者,甚至所谓专家,还在说什么分类信息的关键是信息有效性的时候,我真的很想问一句,你们真的知道通过那些网络平台寻找房源信息的人怎么想吗?你们知道他们最关心什么吗?你们真的实际的去问过他们吗?
    在我之前文章中已经明确的说了,所谓的“关键问题”也就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不是信息有效性,而是面对海量信息如何搜索到适合自身需求的信息。当很多公司还在组织专人商讨所谓信息验证机制的时候,聪明的公司已经在做智能搜索匹配了!
    什么样的公司可以成功,我不好乱说,但是不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公司一定不能成功!
    明明是IT从业者,却摆出一副“知识分子”的臭架子,当部分或者大部分业者整天面对那些资讯报道和调查数据做所谓的“市场分析”,并因此而得出结论做出判断的时候,你们已经注定了自己的失败!当初很多公司挤破脑袋冲进网游市场的时候,能不能先想想什么样的游戏,玩家会玩,玩家爱玩?如果说是空白市场无可参考,那么你去问问那些盗版商,什么样的盗版游戏光盘好卖,都不会!
    同样是创业,黄光裕如果没有19年前自己开店铺买卖家电,能有现在的国美电器吗?如果黄光裕和各位IT白领一样整天看资讯盯数据,他怎么会知道什么类型的家电好卖?什么牌子的家电好卖?什么价位的家电好卖?
    很多业者都说现在的互联网同质化的太严重,但是核心的问题是什么?就是从业者都不实际去分析用户需求,却整天盯着媒体和调查数据,并依此做判断,最终同样的热点被一群这样“正准备动作”的公司发现,于是又一个类似网络游戏一样前程似锦的领域被发现……
    说回分类信息,早在2000年,就有不少用户通过社区、论坛来传递房屋、二手、交友信息,有几位明眼人看到其中蕴育的商机了?2004年的时候,zhantai的分类信息平台概念就已经被不少用户认可了,那时候其他人在做什么?别说什么那时候市场不成熟,当初qq只有几万、几十万用户的时候,即时通讯市场就成熟了?
    当企业领导者和产品策划者都把用资讯和数据取代实际调查看成一种行业习惯,那么互联网的路无疑越走越窄。反过来说,把一条光明大道走成乡间小路的,正是这些英明的策划者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