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基友,上周得了一次重感冒,感冒刚好,就发生了一起车祸,昨天又弄丢了苹果手机。他说,这两天要和我一起吃饭,被我婉拒了,感觉他最近挺倒霉的,不敢见他。
其实,我从他的身上,一直都能体会到底层人生活的挣扎与不易。但我没办法代替他,也不可能发个善心,给他一笔钱。可能我身边的亲戚、朋友们都太有钱了,常常让我产生一种错觉,以为生活中处处莺歌燕舞,殊不知像他这样,开着出租车,养活着父母的人,才是很多人的真实样态。有一个词叫“新型穷人”,是指原本有车、有房、有贷款的人,因为工作和收入不稳定,随时由富变穷,并且失去这一切。这几年,由于疫情反复,很多人失业了,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更不要提还房贷,一旦超过6个月不还房贷,银行就要收回,并送去法拍,所以法拍房越来越多。以前,在别人眼里都是成功人士,一下子变成了居无定所的穷人,这心理落差可想而知。问题是,“新型穷人”似乎也越来越多,各个工作岗位都严重内卷,博士毕业的,也去当初中老师了。
人到中年,手里面没有积蓄的,日子过得苦,一眼就能望到头,而且大多数的痛苦都来源于穷,却又无力改变。而手里有积蓄的人,也不敢轻易消费,因为挣钱的能力在下降,社会竞争力也在下降,可孩子们正是花钱的时候。投资理财吧,又容易遇到陷阱,比如之前的P2P、股票、基金、炒房,连银行的R2级别理财产品也会亏掉本金。所以,让人缺乏一种安全感。都说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是最痛苦的,的确如此。
我的一位女同学说,刚放开二胎政策的时候,她想再生一个,但她老公不愿意要。现在过去六七年了,大家都释然了,看到其他中年同学,为了孩子上幼儿园而奔波,又暗自庆幸。其实,生孩子、养孩子,有其苦,也有其乐,什么年龄都可以生,关键是会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就我看来,那些生了二胎的同学,都抱怨生活质量下降了,常常流露出一种后悔的意思。等我们六十岁的时候,他们的孩子才二十,刚上大学,别人都在退休享受人生的时候,他们还要继续奋斗,确实有点不划算。
生活之苦,都在早晨那刺骨的寒风里,在晚上喝不完的应酬里,还在家庭琐事的争吵中,等苦尽甘来的那一天,我们的生命也快到尽头了。一生一世,似有不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