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最后的一次盛宴,是6对新人的集体婚宴。与以往参加的婚宴不同,这次的集体婚礼选取了西式自助的晚宴形式。我之前对西餐并无特殊的好感,因此也没有对宴会上的食物有过多的期待。但能看到这么多熟识的人一起走进婚姻的殿堂,确是一件令人觉得喜庆幸福的事。所以,向来衣着简约素面朝天的我,破天荒地隆重妆扮一番,盛装出席:
一袭华丽的金色晚礼服,甜美明艳的晚宴妆,细长的水晶吊坠耳环和项链,镶着水钻的金色高跟鞋,精致小巧的金色晚宴手袋,加上一件白色的毛绒披肩,再点缀一枚别致胸针,立刻风情万种起来。我自己都觉得顾盼间光彩照人,也由衷希望能为新人的婚礼再添一些华丽欢乐的喜气。
我没有料到的是,这2007年最后的一场盛宴,竟带给了我另一层惊喜,让我那在麻辣川香里固步自封的味蕾,有了一次脱胎换骨的心动体验。这一场意外的邂逅,让我的味蕾失去了它的童贞。

巧克力奶冻:在众多眼花缭乱的甜点中,它的外观实在是有点平庸,以至于我差点忽略了它,险些和经典的美味擦肩而过。当我漫不经心的用勺子舀出一小块,放入口中时,我感到舌尖一阵豁然开朗的清亮:那是绝对的惊艳!借用用彼得.梅尔的话:“第一口咬在法国面包和法国黄油上,我那还在沉睡中的味蕾突然苏醒了,一阵痉挛,我失去了我的童贞,那种对美食一无所知的童贞。”
对我而言,那一口醇厚浓郁的奶冻,不仅让我的味蕾抛弃了所有关于西点的固执偏见,也让它失去对于甜点的无知童真。
现在我都还能回味起那细滑甜润的口感,在齿间四溢缠绕的绸缪芳醇,令人欲罢不能。

绿茶奶冻:有着淡淡的绿茶清香,清冷的优雅,让人想到那些遥远的诗句:“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慕斯蛋糕:第一次认识慕斯蛋糕是看一则新闻,1997年,希拉里50岁的生日,西点大师Eric
Perez被邀在白宫现场为希拉里制作慕斯蛋糕,轰动一时。因此,我一直觉得慕斯蛋糕有种“不可亲”的神秘感,再后来看广告,说慕斯蛋糕带来的是“香味浓郁、入口即化的初恋般感觉”
,又对其有了些许神往。宴会上的几款慕斯蛋糕都装点得非常漂亮,楚楚动人。


芝士蛋糕:又一款让我痴迷的甜点。在那样一个衣香鬓影,一切美仑美奂得近乎虚幻的情景里,当厚重香甜的芝士味在我的舌尖轻盈欢快的跳动,我感到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真切的幸福,踏实的心满意足。

核桃塔:色泽光亮,外酥内软。记得北京老字号的“稻香村”也有一种类似的点心,好像叫“核桃排”,比这个大一些,大学的时候经常和室友买来做夜宵。在宴会上,看到这个“核桃塔”时,我有点小小的激动,觉得很亲切。也许由于我那小小的兴奋,让我在拍照时,不由抖动了手,照片显得有些模糊。

柠檬塔:精美小巧,清甜细润。在“葡萄塔”之后,又一张被我拍糊的照片,让我想起心理学中的“马太效应”。

迷你蛋糕:原谅我,再次把可爱的蛋糕拍糊了。而我的胃里填进了太多美丽诱人的食物,这个小蛋糕便没再品尝。也许,它会有比巧克力奶冻更让我心动的魔力,更加迷人的口感,但已于我无关了。就像有的人和事,既已错过,便是无缘。算是一份甜蜜的遗憾吧。

我在宴会上一个小角落,微笑的看着玻璃另一边的觥筹交错的光影中,谈笑风生的宾客,敬业忙碌的厨师,感到温暖且欢快,不由拿起相机,拍下了这2007最后的回眸一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