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释永悟禅师传承您如何如法使用念珠念佛?
(2014-05-08 21:18:40)
标签:
转载 |
1、《十诵律》云:如听梵呗,其利有五:一者身体不疲,二者不忘所忆,三者心不懈怠,四者音声不坏,五者诸天欢喜。
5、相传昔时有僧讽诵《大佛顶首楞严神咒》,天上的天神闻声,长跪合掌恭敬谛听,直待咒文诵完始起身离去。
1、音声念诵,是入清净基本方法,即开口发声念诵,又有意念口出光明,故又称光明念诵。
2、金刚念诵,合口动舌默诵,即声在唇齿之间唇齿不动,靠舌头动调息(风、气、踹、息)鼻呼吸、通三脉七轮、发海潮音、生津吞津等修炼方法,是梵呗主要修行功夫之一。
3、三摩地念诵,即三昧念诵定心一境入禅定观文字实意。
4、真实念诵,
5、降魔念诵,降魔念诵是内住悲心,外现嗔怒的一种高声念诵。威严庄重。(用法)
由此可知,波流离王在听到佛陀的开示之后,便开始用木槵子来制造佛珠,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这应是佛教当中佛珠最初的起源了。
佛珠,从字面上看,是佛教用品中的珠子。具体地说是佛教徒在念佛时为了摄心一念而拔动计数的工具。当然,佛珠也逐渐扩大成为一种佩饰,非佛教徒中,也广为佩戴。大多数人选择佩戴佛珠手链。
佛珠名字的另外一个含义是:弗诛,就是不要诛杀生命的意思。不论在家出家,佛教中的第一大戒是不杀戒。我们每个人都不愿失去生命,推己及人,每一个有生命的有情也都是如此。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佛教更是着重这一点,并强调戒杀护生的人必定有健康长寿的结果。佛珠戴在身上或者拿在手中,也是时时在提醒自己爱惜物命。
佛珠一般是圆球形的,表示圆满,也就是完美无缺的意思。我们常常抱怨人生的很多缺憾,人的很多缺陷,但我们总是没有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也就是佛教千言万语、苦口婆心要说明的一个问题:每个人都有圆满无碍的智慧和功德,只因为自己无谓的烦恼,而将这些本有的圆满智慧覆盖了,不能显现出来。只要能化解这些无谓的烦恼,就可以与佛一样,三身、四智、五眼、六通,随意运用。
每串佛珠由一个主珠、若干其他的珠子和穿绳三部分组成。主珠代表着佛,穿绳代表着法,若干其他的珠子代表着僧,佛、法、僧三宝都可以包含在一串佛珠之中。所以,对佛珠要有恭敬心,如对圣容,收拾身心。所谓:守口摄意身莫犯,莫恼一切诸有情。
佛珠中,数目较多的是18粒(加上主珠是19粒)和108粒(加上主珠是109粒)。18代表着十八不共法,这是佛的十八中特有的功德,是其他圣贤所不具备,所以说是不共的;18也代表着十八界:内六根界,外六尘界,加上六识界,共十八界,十八界包含的宇宙中所有现象。108代表着百八烦恼,也就是人的一百零八种烦恼。简单来分这一百零八种烦恼不外乎五盖:贪、嗔、痴、慢、疑,也就是贪婪、怨恨、蠢痴、傲慢、疑惑。人之所以身心有疾病,之所以本有的无量智慧功德不能显现,就是因为这些烦恼的存在,之所以叫五盖,就是这些烦恼盖着了本有的智慧功德。如果化解了这些烦恼,就同于佛。
虽然佛珠日益扩大为一种佩饰的作用,也就是成为人们一种时尚的饰品,但佛珠本来不是这个功能,而是拔珠计数、念佛掇心的作用。
佛教认为:人之所以有各种不如意事,甚至灾祸性的事,都是以前身、口、意没有管好,所谓身口意犯了恶业,比如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醉酒。这些不好的因,导致以后有不好的果。而手持佛珠念佛,一声佛号,拔一下佛珠,就可以有效地管好身口意三业,使不放逸。久而久之,就会远离五盖贪、嗔、痴、慢、疑,就会有好的果报。也就是说,念佛拔珠不是最后的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一种用来管理身口意方法。目的是为了改正缺点,化解烦恼贪著,恢复本有的圆满智慧功德。
1. 持珠: 手上持用的或手腕上佩戴,多用来记录念诵佛号或咒语的数目。在经典中说:“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诵念诸陀罗尼及佛名者,为欲自利及护他人……若欲愿生诸佛净土者,应当依法受持此珠。”这就说明,持用佛珠就是藉以约束身心、帮助修行、消除妄念,待日久功深,便能增加智慧,利己护人,同时还会获得无量的功德。
2、饰珠,俗称手串,以十八颗子珠者最为普遍,多以名贵材质或颜色亮丽者为之。时下许多并非信仰佛教的男女,皆以佩带佛珠为荣,使佛珠俨然成为一种时尚饰品了。在我看来,凡是这些爱戴佛珠的人,皆应看作是深具善根、无始劫来与佛有缘的人。佛陀早有明示:“若复有人手持此菩提珠,不能依法念诵佛名及陀罗尼,但能手持随身,行住坐卧,所出言说若善若恶,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所得功德如念诸佛、诵咒无异,获福无量。”
3.挂珠108颗:脖子佩挂的,多采用菩提子以水晶、玛瑙、翡翠、珊瑚、密蜡、绿松石等珍贵佛教七宝材料配制而成,子珠的色泽必须匀净,要求选用彼此间色彩变化不大、温润细腻、光洁晶莹的好材料制作。同时,子珠的直径亦要求在一厘米左右,不可有大的误差。在联缀时,每二十七颗子珠间嵌入一颗隔珠,在母珠的下方还会配有一种编织精美的“中国结”与美玉、翡翠等挂件组合而成的“佛头穗”。在重要的法会上或大和尚主法礼佛拈香的时候,这种“佛头穗”能够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从而保证在整个佛事活动中仪态庄重。一般来讲,挂珠的佩戴要考虑一定的季节性,如夏季应选用那些水晶、玛瑙、翡翠、珊瑚等宝石类,能够使人有凉爽贴身的感觉;在冬季里就应选用琥珀、密蜡或果实一类的挂珠为好。
五、念珠组成及使用的规定
若用铁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五倍。
若用赤铜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十倍。
若用真珠珊瑚等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百倍。
若用木患子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千倍。若求往生诸佛净土及天宫者。应受此珠。
若用莲子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万倍。
若用因陀啰佉叉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百万倍。
若用乌嚧陀啰佉叉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千万倍。
若用水精(晶)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万万倍。
若菩提子为数珠者。或用掏念或但手持。数诵一遍其福无量。不可算数难可校量。
诸善男子其菩提子者。若复有人手持此珠。不能依法念诵佛名及陀罗尼。此善男子但能手持随身。行住坐卧所出言语若善若恶。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得福等同如念诸佛诵呪无异。获福无量。
其数珠者。要当须满一百八颗。如其难得或为五十四。或二十七或十四亦皆得用。此即数珠法相差别。
诸善男子。以何因缘我今独赞用菩提子获益最胜。诸人善听。我为汝等重说昔因。过去有佛出现于世。在此树下成等正觉。时一外道信邪倒见毁谤三宝。彼有一男忽被非人打杀。外道念言我今邪盛。未审诸佛有何神力。如来既是在此树下成等正觉。若佛是圣树应有感。即将亡子卧着菩提树下。作如是言。佛树若圣我子必苏。以经七日诵念佛名。其子乃得重苏。外道赞言。诸佛神力我未曾见。佛成道树现此希奇。甚大威德难可思议。诸外道等悉舍邪归正发菩提心。信知佛力不可思议。诸人咸号为延命树。以此因缘有其二名。应当知之。我为汝等视其所要。说此语已。
佛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法王子。如汝所说一无有异。
一切大众闻此持珠校量功德。皆大欢喜信受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