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干点正经事——聊聊等级性考试的那点事(6)

(2023-02-11 21:58:47)
标签:

2023届地理复习

地理等级性考试

地理新课标

试卷分析

教育

分类: 地理聊天室

一模考试的价值就不用强调了,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要当成正式高考来对待。离一模考试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们怎么安排?

先说说地理成绩高低主要是有哪几个因素决定的?只是个人的想法,大家听听就好,不认可就过。主要是由三大因素决定:基础知识储备、做题能力的水平和社会常识的积累。

这里面最难改变的就是社会常识的积累。地理强调要和现实生活相结合,考生活中的地理,可你没有生活找谁说理去?最怕学生说“这我哪知道呀”,对于“指着小麦叫韭菜”的学生,你能怎么办。所以万一被咬了,那就认命吧。要想充实这方面的积累只能是放弃应试模式,走出校园,融入到可爱的世界里,对世间万物充满了无穷的好奇心。这也是目前不建议少儿班学生选科地理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之一哦。想想都是无耐,都可以写一篇论文了。

我们还是回归现实吧,把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储备和做题能力提高上。首先说说基础知识的储备,它对成绩的影响肯定是居首位的,凡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我敢保证问题还是出现在基础知识上。有些学生是一团麻一样的走上考场的。就是我说的“最后只剩下勇敢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懒肯定是首要的,第二就是给地理分配的时间不够。还有过度相信题海战术,把做题代替梳理。还有可能是过早进入整合阶段,忽视了基础知识的落实等等。没有米肯定是吃不成饭的,种粮很辛苦,知识的积累也是一样的,况且地理有文科的属性,所以该背的一定要背,该记的也一定要记,不然神仙也救不了你。

马上就要一模了,没有时间再细致的复习一遍了。建议把《课程标准》里的对知识点要求这部分内容打印出来,然后对照着每条逐一落实比如“运用碳循环和温室效应原理,分析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说明碳减排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这一条,碳循环原理、温室效应原理、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和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快速梳理这几方面的知识你掌握没有。一共没有过少条,很有效果的。不要只看你熟悉的,更不要猜这个可能不会考,这个一定考,记住只要是课标要求的都有可能考。到了考前一周左右的时间,建议重点复习主干知识点。哪些是呢?听你们老师的。我知道理解的记忆是管用的,但是有总比没有强,还是多背背吧。

下面再说说做题能力方面的准备,我们肯定做了不少试题了。试题不能只做不总结。甚至总结要比做一份新的试卷更重要。记住我们不能用已经证明的错误和漏洞再去做下一份试卷。做题除了有检查知识的漏洞功能以外,还有做题方法和能力需要你不断的完善和提高,并证明有用后还要固化下来。

这里主要来说说大家最头疼的综合题的准备。

答综合题反馈问题最多的就是不知道答什么?答了好多得不到什么分?可以说开始这是很正常的,这正是没有好好总结的结果。

首先是信息的提取,主要包括文字、图表格两大部分。为什么要给文字资料?那是题境,是条件,甚至就是答案。处理文字资料最重要的是划关键词,他究竟给了哪些条件一定要提取出来备用。图像是地理的专业特色,各种类型的图像如何判读应该有一个梳理,要做到心中有数。处理表格信息相对要简单些,但要注意和画图题相结合。提醒一下,每道大题的标题和图像也是后面每道小问的资料,千万别忽略了。

第二是认真看懂设问,先看清是几问?不要有漏答。然后划关键词,搞清楚是描述还是分析;是要求答原因还是意义等等。一个是使用的方法,一个是具体干什么事,都要分开进行准备,比如对比,和谁比?怎么比?需要注意什么?影响怎么答?是答好是答坏?还是好坏都答?都需要提前汇总一下。

第三是常规答题的处理。首先要建立答题注意事项表,把答题过程重要的事项和你经常犯的错误总结出来。比如某种地貌的形成过程怎么答?应主要关注外力作用,不能只答一个主要形成原因,这不能体现过程,要把主要形成因素及其前一个因素连起来形成一个过程才行。再比如影响区位的因素和影响区位变化的因素的描述是不一样的等等。经常犯的错误比如不划关键词;套以前的答案;说半句话;甚至是处理突发困难的步骤和方法等等。其次是汇总主干知识答案,比如交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教材内容是固态的,还有哪些是补充的,比如丰富交通网络、带动少数民族经济的增长、巩固国防等等,然后遇到这类设问时随机处理。一模前一天晚上或者考试前看这个是最高效的方法。经过多次考试不断的补充和更新,这可就是你最大的财富了,千金不换。

第四能力扩展考题如何答?这是答题最难处理的部分,真的不容易用一两个具体的方法就能解决的。但还是有些方法可以试试的。首先关键性的大方向的命题收集汇总一些共性的答案。比如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比如可持续的意义和措施,比如重大事件和项目的意义等等。第二总结和北京的发展相关的措施、意义等,套话也可以,毕竟是北京卷。第三关注合作,协同发展,一些关联的概念如延长产业链、提高收入、优势互补、互联互通等等要储备一些。具体方式至少要把做过的试题进行归类梳理。还有去年高考(22北京卷的最后一题,好好的分析一下,对你会有帮助。

最后要经常的看近三年高考题,北京的考生一定以北京卷为主,反复的看,你一定会有感悟的。

现在究竟是做题还是梳理,我觉得因人而异,但绝不能用做题代替复习,想靠做题做到高考的考试范围的想法就算了。如果非要刷题,提个建议不要无选择的全做,会了的就真的不用再做了。再有刷综合题不用每道题都把答案详细的写出来,平时完全可以就写得分点,甚至可以用符号来代替文字。节约下来的时间用于加强弱势科目多好。

好了,就说这么多了,祝大家一模取得好成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