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辞职程序 秋季走到冬季
(2011-12-08 11:26:12)
标签:
曾侃融株洲市湖南省纪委杂谈 |
分类: 议论风生 |
一个辞职程序秋季走到冬季
王孝武
今年上半年,湖南株洲发生一起农民为抗强拆自焚事件。时任株洲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曾侃融,因“在此事件中未能提前采取措施避免事态扩大”于9月份引咎辞职。媒体报道,3个月后,曾侃融仍在任。曾侃融回应称:是因为“还在走程序”。(12月7日《南方都市报》)
古语说,侯门深似海——表面上看,这是说官家大院门禁森严,实质上则折射出宦海的神秘莫测。这不,大家前脚还在为江西宜黄官员的神奇复出莫名惊诧,后脚湖南株洲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侃融就来了更劲爆的:引咎辞职3个月,结果依然在原位。
更雷人的是曾侃融的回应。他说,之所以一直尚在工作,是因为“还在走程序”。曾副主任“走程序”的说法,让这件事的神秘感一下子陡增100%。天呐,这是怎样一个重大、复杂、有难度的程序啊,居然从秋季一直走到了冬季!
曾侃融的引咎辞职,之所以被网友念念不忘,是因为导致他辞职的事件和“宜黄事件”类似,是一起极其恶劣的拆迁致人死亡事件。那是今年4月22日凌晨5时许,株洲市荷塘区人民法院组织对汪家实施强拆,结果汪家父子爬上屋顶,并将汽油倒在身上阻止强拆。当时,正在强拆现场的株洲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侃融召集有关人员研究,但未作出撤退强拆队伍的决定。8时40分,汪家正引燃身上汽油从楼顶滚落,后经抢救无效死亡。9月9日,媒体披露,湖南省纪委、监察厅给予曾侃融“党内严重警告、引咎辞职”的处分。
作为株洲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侃融因为拆迁“引咎辞职”,表面上看有点罕见,但是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他的引咎辞职显然合乎规定。作为拆迁现场官阶最高的官员,曾侃融面对可能引发人员死亡的强拆,却不能当机立断停止强拆,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无论是依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还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曾侃融对引咎辞职都应无话可说。而根据规定,领导干部引咎辞职的,党委(党组)应当自接到申请3个月内予以答复。如今,3个月过去了,程序仍在走,这让关注此事的网友百思不得其解:湖南省纪委、监察厅距离株洲市人大的距离究竟有多么遥远?这程序为什么要走这么长时间?是株洲市委舍不得曾侃融这名干部吗?
株洲的做法,让人看不懂,摸不清,猜不透。事实上,公众之所以常有“侯门深似海”的感慨,根本原因就是觉得官场上的很多“程序”缺乏透明性、能见度。也正因如此,中央反复强调要做好政务公开,特别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的公开。曾侃融的引咎辞职到底在走什么程序?为什么辞职而不离职?是不是假辞职?对公众的疑惑和焦虑,株洲方面不应回避,这不仅直接关系到这起行政问责的成效和初衷,更关系到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2011.12.8《生活新报》、春城晚报、安徽青年报、华商晨报等
前一篇:城管重塑形象需从自律开始
后一篇:不肯与君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