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涩记忆·木兰山

(2007-08-02 22:29:55)
标签:

木兰山

分类: 旅行笔记
        2001年3月,武汉。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最初对山的仰慕便开始于杜老夫子的东岳,那种使人共鸣的荡气回肠,呼唤着数不清的后来者去登山,去览岳。
      从小到大,脑海里,山岳是一个永不泯灭的概念。可是直到今天,我才见到了真正的山,才第一次真正登山。木兰山背靠长江,挺拔在白云黄鹤的故乡,“三楚极观”的美誉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人。上午刚下过雨,阴雯充斥于峰峦叠嶂之间,分不清是烟云,还是雨雾。
      汽车艰难地磨蹭在“十八弯”的盘山公路上,我们不敢“嘘嘘”,因为倘使司机稍一分神,我们就可能会车毁人亡,粉身碎骨。李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想不到这跨越千年的苟同,竟是在烟云缭绕的木兰山中。
      一级级的石阶,好似登天的梯,陡峭峭通向山顶。每走几级,就会大喘几口气;每登一段,便会洒一把汗雨。这梯,简直是直的。
    崎岖的山道上,总能看到一些出家人,或僧或道,抑或是尼。他们把繁华的尘世抛撒在木兰山外,在白云生处默默地清修,默默地弘法。
    不断的香火,不断的祈祷,孕育着木兰山千余年的奇特文化。这里有佛的根基,却也有道的土壤,而儒家的仕人也曾在这里许下心中祈愿。
      站在山顶,身上已满是汗水。极目四望,雄伟的群峰连绵起伏,山与山之间,迷迷濛濛。思绪也不由得零乱了起来:远山的模糊使我升起了“一览众山小”的豪情,近山的小亭却又引发了我“这山望那山高”的彷徨。
      四周的山峦像不善奔跑的走兽,慢慢的向主峰聚拢来。天上的流云,也在不知不觉中缓缓的游动。突然,一缕红色的光芒锐利地射穿云气,给浑然不觉的“野兽”一记沉闷的断喝。山峦不再动了,只是静静地站着,享受着夕阳西下时的斜晖脉脉。
      我的思绪不知被什么牵引着,飘荡在木兰山的群峰之间,瑰丽的江山孕育出的独特文化,萦绕在我的心头: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山”忘返,这大概是木兰山应有的文化内涵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英雄》影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