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路上纸上 |
“湖风拂面,鸟鸣于耳,满目绿树红花,漫步在东湖路上,心旷神怡,如果不是有车来车往,就恍如置身天街。”武汉大学医学院的一名学生,推荐东湖路时这样描述。
东湖路,这条武汉市的迎宾景观路,确如一条人间“天街”,谁见了谁就醉。
而在7年前,东湖路还没有这般迷人。
此路位于东湖风景区西北侧,西起天鹅路,沿省技监局、高家湾、至梨园广场,全长3公里多。80年代中期,此路不断拓展,始定名为东湖路。
那时,“沿路有3个臭水塘,两片坟地,两段大坡,四处杂草丛生、垃圾成堆。”水果湖街办事处的干部熊庆忠,说起东湖路娓娓道来。这位来自安徽六安的汉子,1969年入伍服务于东湖客舍,1995年转业后到东湖客舍对面的水果湖街道办工作,几十年来,成长在东湖路边,生活在东湖路边,对其变化感触最深。
1999年底,武汉市斥资8000万元改造东湖路,路面由16米拓宽到35米,所有的管线入地,道路刷黑,沿街房屋或拆迁或进行立面美化,沿街单位拆墙透绿。路边迁走近400座坟茔,伸出大片的草坪与游园,一年四季花香不断。路灯也是精致的帆形,光线柔和静谧。
“就是路上掉下来的树叶,也是风景。”熊庆忠说。
“我喜欢这里的房子,既不是高耸入云,也不是矮不溜秋。”在水果湖上班的刘小姐说。
沿路的省博物馆、省社科院、湖北日报报业集团、省文联等都是文化单位,人称这里为“文谷”,各单位的建筑本身就有鲜明的艺术色彩。省博物馆的三大仿古建筑结成一个硕大的“品”字,覆斗型屋顶、琉璃瓦,体现浓郁的楚风遗韵;在建的省艺术馆,则设计以似鼓、似琴、似笛的形体,来体现艺术感与时代色彩。
这条路,通向东湖、博物馆两个国家AAAA级风景区及美丽的洪山广场。东湖路,宛如大花园中的一条通幽曲径,别有洞天。
后一篇:爱人武汉(9)香港路:汉口小香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