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路上纸上 |
37岁的吕桂珍走在解放公园路上,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湿润的空气。
这条路,是吕桂珍上班的必经之路。
秋雨过后,路旁的梧桐树斑驳如画。她说,在这样一条充满诗意的路上行走,不自觉间,就会把步子放慢。
记者是通过吕桂珍的一篇博客认识她的,那篇文章洋洋千言,字里行间浸满了她对解放公园路的爱意。她写道:“这是我每日的必经之路,上下班、接送孩子。这条路上的梧桐伴着我,为我阻挡尘世的浮躁、阳光的肆虐,守护我心灵深处的平和宁静。”
看到这些文字,记者以为吕桂珍是从事文字工作的,可她回答,她是一个普通的财务工作者,是一个每天穿行在这条路上的普通路人。“是这条路,让我的文字变美了。”
住在解放公园路旁通信指挥学院宿舍里的娄云先生,娓娓向我们讲起了这条路的历史:“解放前,这里叫渣甸路,是因英国怡和洋行老总渣甸·马德森而得名,路的两侧都是墙,不让中国人进入。”
就是这样一条曾让国人愤怒和屈辱的“渣甸路”,如今却成了绿化最好、最适宜江城百姓居住的道路。
岁月风车流转经年,或许,只有那蓊蓊郁郁的参天梧桐,能见证这里的风雨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