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雨巷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散文 |
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一个叫戴望舒的年轻诗人,偶尔间,走过这一条小巷。那天,天下着小雨。小巷很静,也很幽深,巷边的围墙下,细长的青藤顺着青砖尽量接近白灰青瓦。一只蜜蜂,似乎在慌乱中迷失了方向,一直在一个固定点打转。
诗人就这样走着,周围没有什么风景,几束白色的青藤花,并不值得诗人去注意。倒是墙内充满花香鸟语的庭院里,不时传来雨滴敲打青桐叶子沙沙的声响,巷口微风迎面拂来,那种感觉让诗人更加感觉郁闷。也许这普通的花不能再普通了,甚至有些人叫不上它的名字。花绽放在屋脊上,本身不算什么炫耀,只是攀爬的过高了,便有人会说:“你看这花,开的不怎么鲜艳,爬的倒很高,这能不是在炫耀自己吗?”说实在的,花和人一样,并没有什么贵贱之分,只是生长的环境和品种不一样罢了。
诗人一脸茫然,不知道这条小巷通向哪里,更不知道自己一旦走出这条小巷,站在巷口,应该何去何从。也许会像那只蜜蜂一样,迷失方向,甚至不知自己的家在何方。
这时,远处飘来一朵红云,近了,方看清楚是一个美妙的女郎。这个女郎还没有走近,已有一股丁香花的气味飘来。只见她和诗人一样,撑着一把油纸伞,慢慢行走在这孤寂的小巷,诗人顿觉小巷有了生机。
当她从诗人的身边侧过,诗人仿佛能从她那忧郁的脸上看到一丝惆怅。她走路的姿态很轻盈,像飘一样,就像一枚清新的丁香花。诗人默默地注视她走远,远了,走过颓废的篱墙,走进那雨巷深处。在凄婉的细雨里,消失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忧郁般的眼光和丁香般的惆怅。
诗人久久站立在那里,一脸的茫然,甚至没有发觉伞已经飘落,雨丝已经打湿他的头发,那姑娘的芳容依稀记在他的脑海里。面容娇俏柔美,一头黑发像一方柔软而又飘逸的黑纱。撑起的伞轻轻抬动,诗人便能看到姑娘,她浓黑细长的眉毛,如扇的长睫毛下清澈黑白分明的眼睛,樱桃般的柔唇,清秀的脸庞,记忆更深的是她那仿佛结着愁怨般的目光。
诗人走进幽深的小巷,不断的回头张望,此时多希望那个姑娘能出现在巷口。诗人就这样等着。雨停了,巷口过来过去的人多了起来,但那个姑娘始终没有出现。天晴了,太阳的余辉在天边涂抹了一片红霞,那姑娘还是没有出现,诗人的两眼直勾勾地看着小巷,审视着每一个出现的人。黄昏的阳光淡淡的,缓缓迈步于夕阳的余辉里,抬头望着天际,那略带黄晕的一缕缕白云悠闲地散步在天际。诗人多希望化作那丝丝的云,去等待星星的来访。一声燕子的呢喃掠走了他的思绪,那轻巧的身影贴着地面滑翔,倏然飞入天空,不见了踪影。羡慕之极的诗人只好拾取几枚清脆的呢喃收藏。嫩嫩的草叶风铃般随风摇曳,抖落浓浓的芬芳,献给似血的夕阳,也扑进了我的鼻孔,让我沉醉,让诗人迷茫。诗人不甘心,直到小镇华灯初上。诗人苦笑了一下,再看看头顶那盏昏暗的街灯,于是诗人便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妙之诗《雨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