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3--10《唐山劳动日报》饮食随笔

标签:
美食随笔 |
分类: 国内报纸杂志发表的文章 |

2020--3--10《唐山劳动日报》
齐凤池
酸菜片肉熬粉
东北有一道名菜,叫酸菜粉汆白肉,唐山人叫酸菜片肉熬粉。
唐山的酸菜做法有两种,一是用凉水,一是用热水。用凉水做的酸菜,时间长一些才能酸,用热水做的酸菜二十天后就可以吃了。
做酸菜的方法是将白菜洗净后,从根部劈到白菜的中部,然后码放在大缸里,少许放盐,最后压上石头,用凉水浸泡。等白菜浸泡到发黄了、酸了就可以吃了。另一种做法是,用热水烫一下白菜,撒盐码放在缸里。用热水烫的的酸菜,大约二十天后就能吃了。
按照东北人的习惯,寒冬腊月,大雪已经封门,到了快吃午饭的时候,女人切上几刀肥猪肉,捞两棵酸菜,泡把粉条,把切细的酸菜在大锅一起炒,然后舀几瓢水,再把肉片和宽粉条放入锅一起炖,等肉和粉条都炖熟了,再往锅里扔把咸盐,然后盛一大盆端到桌上,一家人围着热气腾腾的酸菜粉汆白肉,每人盛一碗雪白的大米饭,就着白肉片,挑着宽粉条,夹着酸菜,吃得是有滋有味。
我这辈唐山人吃的酸菜熬粉是用花椒肉炖的,是把酸菜和粉炖熟后再加花椒肉。不过,吃的口感基本是一样的,都是酸香酸香的。我喜欢吃酸菜片肉熬粉,花椒肉吃着香,吃到嘴里一抿就烂了,而用生肉汆出的酸菜粉,肉香而不腻,嚼着很有口感。每年秋后,大白菜刚上市,几十块钱一百斤的时候,我买上几百斤,留一部分冬天吃,剩下的做酸菜。我家有两口大缸,全部腌了酸菜。到了上冻的时候,白菜就酸好了,想吃酸菜片肉熬粉了,就捞出一棵酸菜,洗洗切成细丝,再切上半斤肋板肉,在锅里炒熟后,把酸菜放进去再炒,然后加水放把细粉,用小火慢慢炖,等粉烂了,再放点作料,就出锅了。
大冷的天,吃碗酸菜片肉熬粉,感觉满屋都是香喷喷的、热乎乎的,心里也是暖融融的,脸蛋儿也是红扑扑的。
母亲在世的时候,每年进了腊月,她第一项任务,就是剥大蒜,腌上几瓶子腊八蒜。我记得,母亲把蒜剥好后,洗干净,放进大瓶子里,把打来的散装醋倒进瓶子里,盖好盖放在靠北墙的大板柜上。每天我趴在板柜上写寒假作业,只要抬起头来,第一眼看见的就是那几个腌腊八蒜的瓶子。
瓶子里的大蒜,随着写作业的时间,一点点变了颜色。从最初的白色,最后变成了绿色。我的寒假作业还没写完,腊八蒜就可以吃了。我的老家在河间市,三十晚上不吃饺子,初一早上才吃饺子,叫起五更吃饺子。初一早上的饺子,必须得家里的男人煮。我母亲说,初一早上,女人不许看见星星。我听了觉得,初一那天,是河间女人一年中最幸福的一天。吃完了初一的饺子,就是破五的饺子,接着就是正月十五的饺子,那几瓶子的腊八蒜也就剩下了一点。
母亲有病躺在炕上的那几年,到了过年那天,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聚在一起,一家人欢欢喜喜过个年,真是最幸福的事。当我把初一早上的饺子煮好后端给母亲,再把母亲腌的腊八蒜,放在桌上,一家人围着桌子吃着饺子,好像把一切不愉快的事情都忘在年的那边,甚至连母亲的病也像很快就好了一样。
腌好的腊八蒜,蒜里带着一点儿的辣味,大部分的辣味,都浸泡在了醋里。每次吃腊八蒜,回味腊八醋的味道时,我在想,母亲把一生的汗水和泪水,都浸泡在了生活的每个细节里了。
花生米拌萝卜皮
在唐山,大小饭店的酒桌上,有一道小菜很招人。其实,这道小菜很简单,就是卤虾油拌花生米和萝卜皮。这道菜在酒桌上流行了有十来年了,而且常吃不败。尽管,没人知道这道菜是谁最先发明的,但它却赢得了人们长久的青睐。
卤虾油拌花生米和萝卜皮做法很简单,容易上手。首先,用温水把花生米泡起来,剥去皮,然后把紫心萝卜洗净,用小刀把萝卜皮削成一块钱硬币大小的圆片,绿色的皮朝外,盖在花生米上面,吃的时候,撒上好的卤虾油一拌,就酒吃最好。这道小菜的特点是鲜、咸、香、脆、爽。喜欢喝点儿小酒的朋友都爱吃这道小菜,因为这道小菜既省事又方便,人人都会做,家家都有做菜的材料。
我平时最喜欢这道小菜,卤虾油、花生米家里一年不断线。因为唐山既是花生产区又是沿海城市,这两样不缺,萝卜现在一年四季都能买到。说到卤虾油,唐山的乐亭、唐海、滦南有的是。比超市里的要好得多,真正好的卤虾油打开瓶子盖一闻,喷香!上个世纪70年代,我们生产队拉着一车玉米到海边换毛蚶,在海边我亲眼看到了做卤虾油的过程。在临近海边的地方,有一排水泥池子,渔民把打捞上来的虾米、皮皮虾、小螃蟹都沤在池子里发酵。有渔民在池子里来回踩,手里还拿着棍子搅和。等虾米、皮皮虾、小螃蟹都发酵好了,上面就漂着一层青色透明的液体,从老远就能嗅到一股浓缩了的海鲜味道。渔民们用大马勺把卤虾油撇出来,第一层是最好的卤虾油。每年秋后或冬天,胡同里总有赶着小驴车卖卤虾油和卤虾酱的。他的卤虾油分好几种,最便宜的八块,好的三四十。每年我都打一斤,留着吃。
前一篇:小提琴和帕格尼尼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