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一枝花
(2017-07-12 08:21:22)
标签:
随笔 |
分类: 随笔 |
二胡一枝花
齐凤池
中国二胡演奏家有很多出类拔萃的女高手。其中闵惠芬,宋飞,姜克美,于红梅,马晓辉都是当今中国乐坛大师级的高手。她们不仅具备音乐的天赋,而且都有自己弦上的绝活和拿手的曲目。她们凭着对音乐的感知感悟和娴熟的演奏技艺,把自己内心的情感,通过一把二胡的两根琴弦,向人类诉说,把中国的文化传到世界。
闵惠芬是德育双馨的老一代二胡演奏家,她演奏的《江河水》和《赛马》至今还在中国的音乐殿堂萦绕。
宋飞不仅是著名的二胡演奏家,她还精通胡琴、古琴、琵琶等多达13种弦乐器,她被誉为“民乐皇后”。
姜克美,学的是板胡专业,却系统学习了京胡、板胡、二胡、高胡、中胡的演奏,1988年因举办五种胡琴演奏音乐会而名噪京城,并赢得了“五胡乐女”的美誉。
上海的马晓辉用一把二胡不仅征服了世界,而且把中国的音乐传送给了世界。
相貌古典俊美酷似林黛玉的于红梅,她的演奏风格真挚淳朴、细腻感人、充满激情,琴人合一。她被誉为二胡演奏家中的“一枝花”。
于红梅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出生在山东济南,八岁师从著名二胡演奏家苏安国。曾连续两届获山东省青少年器乐比赛一等奖。一九八三年,她在“泉城之秋”音乐会上以《一枝花》的演奏引起音乐界普遍关注。一九八四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受教于著名二胡演奏家张韶先生。一九九0年升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从师张韶教授;其间还学习了高胡、中胡、板胡等民族拉弦乐器。
《一枝花》是中国文学中的散曲。《一枝花》是这样写到的:“向林泉选一答儿清幽地,闲时一曲,闷后三杯。柴门草户,茅舍疏篱。守着咱稚子山妻,伴着几个故旧相识。每日价笑吟吟谈古论今,闲遥遥游山玩水,乐陶陶下象围棋。”
《一枝花》是一首山东民间乐曲,出自山东梆子的唱腔和曲牌,取材于山东梆子剧目《吵宫》中"哭妹子"、小桃红等为素材,曲调具有浓郁的鲁西南地区风味。改编后的二胡曲《一枝花》曾用于电视连续剧《武松》中,作为刻画主人公性格的主题音乐。
《一枝花》的音乐素材为基础,精细地杂糅了鲁西南地方戏曲、民间音乐素材,恰当地运用了现代音乐技法和西方交响音乐结构思维。乐曲依据标题可分为三大部分,其中“引子”除了乐队为营造悲壮情境而写的快速序奏部分外,其余多为自由散板的二胡独奏,乐队则只做偶尔的点缀和衬托。“吟腔”段由慢板和中板构成,“快板”则由快板和急板组成。虽然乐曲进行中偶有速度的变化,但整体速度逐渐加快,呈“散、慢、中、快、急”的速度发展布局,这种渐变的处理是中国传统音乐常见的手法,也与西方现代音乐中常用的自由曲式发展原则相似,符合当下人们的审美取向。
全曲分散板、中板和快板三段。乐曲开始是一段散板,采用山东梆子“哭腔”音调,旋律波浪起伏,情思如泣如诉。给人以凄楚悲壮、肝肠痛断之感。恰似一个饱经风霜的民间艺人在倾诉不幸的过去。第二段是叙述性的中板段落。旋律缓慢、凄婉从容,犹如向人们诉说着过去颠沛流离,四处奔走的生活和苦楚境况,情深意切,柔美动人。第三段慢起而渐快转入一个激动而热烈的快板。旋律欢畅热情,节奏明朗活跃,气氛炽烈欢腾,与前面凄楚的音调形成强烈对比,把全曲推向高潮。使人顿觉欢欣和光明,表现了解放后民间艺人的欢乐心情。
《一枝花》音乐开始,首先,扬琴敲打出流水般的前奏,随后二胡发出清脆厚重低沉的旋律,悠悠缠绵舒缓的音乐,像是一个音符一个音符的从弦上迸出来。二胡演奏家于红梅如酥的手指在两个把位之间滑动。音乐从低音区向高音区滑动,然后再从高音区滑到低音区。清脆舒缓如泣如诉的滑音,紧紧扣住音乐的主题,把《一枝花》的音乐语境淋漓尽致呈现出来。慢板到结束前演奏出一种厚实、圆润、底气很足的音色,加上激昂有力的八度大跳,表现出武松豪爽和决不屈服的叛逆性格。乐曲进入快板部分音乐节奏强劲铿锵有力!显现出梁山好汉的英雄本质。
2017—7----12
后一篇:两根弦上有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