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真网络 -> 日志 -> 散文 童年的弹弓子
(2016-05-31 19:05:06)
标签:
随笔 |
分类: 国内报纸杂志发表的文章 |
童年的弹弓子
齐凤池
其实,有很多事情我们不用和老百姓讲大道理,也不用说老百姓的文化水平低素质差。当人们的吃喝不愁了,孩子们有学上了,住院用不着花那么多钱了,住房也不成问题了,老百姓兜里有的是钱了,物价别在一个劲地往上涨了,当官的收入和老百姓的收入别差几十倍了就行了。我敢说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构建国际和谐大家庭也不成问题。
我们千万可别再说咱中国的老百姓素质差了。当人们的物质得到满足之后,自然而然就会享受高品位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听听高雅音乐会,欣赏油画美展,参加票友活动等等。
其实,有很多事情不用媒体宣传引导,当老百姓生活质量高了,活的滋润了,身边的一切都发生质的变化。
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有时一件小事,一个环境,一段时间都能改变人的观念和志向。
就说天上飞的鸟,河里游的鸭。这要在上个世纪,你别说想看到,就是看到了,早就变成了人的排泄物了。
其实,我们今天能看到天空树枝草丛各种各样飞禽,与政府收缴猎枪根本关系不大。归根到底还是人们的生态意识发生了变化。
在煤矿的班车上,有的座套被工人故意弄脏了,有的被烟头烫出了窟窿。当官的说矿工素质低,没文化。我非常反感回击了这位当官的。我说,如果叫工人心情好了,挣钱多了,头头们少捞点,让工人们多挣点,不用说工人损坏座套,你叫他们从家带座套都愿意。我不是愤青,也不是为民请愿的文人,我只是说几句实在话。
我接着说天上飞的那些鸟。很多年看不到的漂亮的鸟,现在往树上一看,在树尖上就有用树枝搭成的鸟巢。随便把目光移到空中的某个部位,也能寻找到鸟们的自由自在飞翔的身影。
我小时候经常看到的长尾巴漂亮的山鸡,现在到了树林里就能看到。还有那些比鸽子大的灰斑鸠,短尾巴鹌鹑。在高空的电线上,一落就是一排,那又大又肥的斑鸠、鹌鹑,看着就让人嘴馋。
俗话说,宁吃飞禽四两,不吃走兽半斤。鸟一多,有时也会成灾。我市有一条人行道,树枝茂密,南北两侧的树枝都搭在了一起,走在这条不透阳光的人行道上,又凉爽又担心。因为树上的鸟实在太多了,人在树下走,经常被鸟的排泄物击中头部和身上。人在树下面走不是打着伞,就是顶着报纸。就是这样也躲不过鸟们准确的屁股枪口。
鸟们弄脏了环境,没人管,要是打鸟,可真有说理的地方了。因为公安局的大门口二十四小时都在办公。
鸟们一多,人们自然就会产生一些欲望。因为,市场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弹弓子、捕鸟网、鸟夹子。城里的鸟,人们不敢打,郊外的鸟就成了捕捉的美味了。周末我和妻子到郊外挖野菜,在接近一片树林边的地方,被一个男人拦住了。妻子不知为什么。她以为是护林的。我一看他手里拿着弹弓,就知道那人在树林里下了捕鱼网。我向树林里望去。有一张宽五米,长三十米的黑色呢绒丝织成的网,被两根核桃粗的竹竿紧绷着。而且在网兜里还裹着一只又肥又大的秃尾巴鹌鹑。
我和妻子走在田间的柳树上,听到有很多鸟在鸣唱。我们走到树下,透过秀眉一样的柳叶,在弯曲的柳枝上落几只大鸟,我虽然叫不出鸟的名字。但鸟的羽毛,确实很漂亮。鸟的身材像鸽子一样大。这要是有一把弹弓子,凭着我小时候玩弹弓的技艺,一弹弓准能打下来。
说起玩弹弓,我可以说是高手。从小学到中学,我的手里总有一把用听诊器胶管做的弹弓子,兜里总装着搓好的泥球。那时鸟也少,只要发现树上有鸟,超不过三个泥球,准把鸟打下来。同伴都叫我弹弓王。中学毕业后,我就不玩弹弓了。虽说不玩弹弓了,但练就的功夫还没丢。
我在中学教书时,班里有个又黑又小的男孩,手里也拿着弹弓子。
这个学生叫连喜。连喜十三岁,身高不过一米五,又黑又瘦的小脸蛋镶嵌着一对小眼珠,黑眼仁多,白眼仁少,一对眼睛又黑又亮。连喜这孩子命不好,三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十二岁时父亲脑出血也死了,他和奶奶生活了不到一年,奶奶也病逝了。从此,连喜跟着卖肉的姑姑生活。姑姑在市场上卖一天肉,也没时间看管连喜。连喜每天手里拿个弹弓子到校外打鸟,经常不上学。就是上学,也很少写作业。我到市场上找过几次他的姑姑,连喜的姑姑说,“连喜这孩子命苦,从小就没了母亲,父亲和奶奶又相继去世了。我心疼他,事事依着他,只要他不淘气,不惹事,他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连喜喜欢打弹弓子,是他姑父给他做的。连喜的弹弓打得很准,和他一起玩的小孩们都叫他弹弓王。他对这个称号感到非常自豪。除了睡觉不拿弹弓,睁开眼睛就玩弹弓。他太痴迷弹弓了,有时连学也不上。为这事,小学的老师也找过我,可就是说不到他心里去。我对连喜也是没办法。老师你看有啥法子?”
了解了连喜的情况后,回到学校我和连喜打了个赌,比试一下弹弓,如果他赢了,从此我不管他玩弹弓的事,如果输了,把弹弓没收,从此,不许玩弹弓子。连喜很不服气的眨着一对又黑又亮的小眼睛,答应了。
有一天上自习课,我把和连喜打赌的事和同学们一说,同学们一听马上兴奋起来。他们有的说连喜肯定赢,只有几个同学认为我能赢。
我把学生们带到学校的操场上,叫学生们一字排开,看我俩谁的弹弓子手艺准。
我从兜里掏出三个鸡蛋,放在院墙的花墙砖上。叫连喜先打。连喜站在距离鸡蛋十米远的地方,右腿在前,左腿在后,右手握着弹弓把,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捏着弹弓的皮兜,皮兜里是他自己搓的泥球。他用力拉弹弓的皮筋,用右眼瞄准鸡蛋,他左手一松,只听扑的一声,第一个鸡蛋,被打了万朵蛋花开。同学顿时一片掌声。接着连喜要打第二个。他还是原来的那套动作。这时,我发现连喜握弹弓的手有点颤抖,他拉紧的皮筋也在微微抖动,泥球射出后,没有射中鸡蛋,射在了离鸡蛋一寸近的墙上,落了一个红土点。学生们长叹一声,连喜在要射第三个鸡蛋时,我看到他的脑门上出了汗。我鼓励他:“不要紧张,深吸一口气,对准鸡蛋打”。
连喜毕竟是个十三岁的孩子,他的心理是撑不住这么大的压力的。他没有说什么,从兜里掏一粒泥球,放在弹弓的皮兜里,拉紧皮筋就射出了。这发泥球还是没有打中鸡蛋。这时连喜的头低下了。我在花墙上又放上一个鸡蛋,我拿出自己用气门芯做的弹弓。跟连喜要了三个泥球,学生们一看我的弹弓。小声说,老师弹弓子真棒。
我装好泥球,对准鸡蛋,拉紧弹弓,左手一松,泥球击中了鸡蛋,学生一阵吵吵。在学生们吵闹的时候,我的第二粒泥球又准确射中鸡蛋,紧接着我一鼓作气,又射中了第三个鸡蛋。学生们是一片欢呼声。老师真厉害!连喜低着头,眼睛里噙着泪水,他把他的心爱的弹弓子很不情愿的递给了我。我对连喜说,你的弹弓老师不要,我知道你喜欢弹弓子,老师也喜欢弹弓子。今后,要把玩弹弓和学习分开,该学习的时候就学,该玩的时候使劲玩。老师在你这个年龄的时候也是玩弹弓子。但我做到了一点,先学习后玩。我想你也应该这样。
连喜听了我的话,不停的点头。有几个学生凑过来问我:“老师,你的弹弓是怎么练的?”我说,“咱们不是学过《卖油翁》那篇古文吗,我就是那个卖油翁,我亦无他但手熟尔。”
其实,有很多事情我们不用和老百姓讲大道理,也不用说老百姓的文化水平低素质差。当人们的吃喝不愁了,孩子们有学上了,住院用不着花那么多钱了,住房也不成问题了,老百姓兜里有的是钱了,物价别在一个劲地往上涨了,当官的收入和老百姓的收入别差几十倍了就行了。我敢说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构建国际和谐大家庭也不成问题。
我们千万可别再说咱中国的老百姓素质差了。当人们的物质得到满足之后,自然而然就会享受高品位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听听高雅音乐会,欣赏油画美展,参加票友活动等等。
其实,有很多事情不用媒体宣传引导,当老百姓生活质量高了,活的滋润了,身边的一切都发生质的变化。
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有时一件小事,一个环境,一段时间都能改变人的观念和志向。
就说天上飞的鸟,河里游的鸭。这要在上个世纪,你别说想看到,就是看到了,早就变成了人的排泄物了。
其实,我们今天能看到天空树枝草丛各种各样飞禽,与政府收缴猎枪根本关系不大。归根到底还是人们的生态意识发生了变化。
在煤矿的班车上,有的座套被工人故意弄脏了,有的被烟头烫出了窟窿。当官的说矿工素质低,没文化。我非常反感回击了这位当官的。我说,如果叫工人心情好了,挣钱多了,头头们少捞点,让工人们多挣点,不用说工人损坏座套,你叫他们从家带座套都愿意。我不是愤青,也不是为民请愿的文人,我只是说几句实在话。
我接着说天上飞的那些鸟。很多年看不到的漂亮的鸟,现在往树上一看,在树尖上就有用树枝搭成的鸟巢。随便把目光移到空中的某个部位,也能寻找到鸟们的自由自在飞翔的身影。
我小时候经常看到的长尾巴漂亮的山鸡,现在到了树林里就能看到。还有那些比鸽子大的灰斑鸠,短尾巴鹌鹑。在高空的电线上,一落就是一排,那又大又肥的斑鸠、鹌鹑,看着就让人嘴馋。
俗话说,宁吃飞禽四两,不吃走兽半斤。鸟一多,有时也会成灾。我市有一条人行道,树枝茂密,南北两侧的树枝都搭在了一起,走在这条不透阳光的人行道上,又凉爽又担心。因为树上的鸟实在太多了,人在树下走,经常被鸟的排泄物击中头部和身上。人在树下面走不是打着伞,就是顶着报纸。就是这样也躲不过鸟们准确的屁股枪口。
鸟们弄脏了环境,没人管,要是打鸟,可真有说理的地方了。因为公安局的大门口二十四小时都在办公。
鸟们一多,人们自然就会产生一些欲望。因为,市场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弹弓子、捕鸟网、鸟夹子。城里的鸟,人们不敢打,郊外的鸟就成了捕捉的美味了。周末我和妻子到郊外挖野菜,在接近一片树林边的地方,被一个男人拦住了。妻子不知为什么。她以为是护林的。我一看他手里拿着弹弓,就知道那人在树林里下了捕鱼网。我向树林里望去。有一张宽五米,长三十米的黑色呢绒丝织成的网,被两根核桃粗的竹竿紧绷着。而且在网兜里还裹着一只又肥又大的秃尾巴鹌鹑。
我和妻子走在田间的柳树上,听到有很多鸟在鸣唱。我们走到树下,透过秀眉一样的柳叶,在弯曲的柳枝上落几只大鸟,我虽然叫不出鸟的名字。但鸟的羽毛,确实很漂亮。鸟的身材像鸽子一样大。这要是有一把弹弓子,凭着我小时候玩弹弓的技艺,一弹弓准能打下来。
说起玩弹弓,我可以说是高手。从小学到中学,我的手里总有一把用听诊器胶管做的弹弓子,兜里总装着搓好的泥球。那时鸟也少,只要发现树上有鸟,超不过三个泥球,准把鸟打下来。同伴都叫我弹弓王。中学毕业后,我就不玩弹弓了。虽说不玩弹弓了,但练就的功夫还没丢。
我在中学教书时,班里有个又黑又小的男孩,手里也拿着弹弓子。
这个学生叫连喜。连喜十三岁,身高不过一米五,又黑又瘦的小脸蛋镶嵌着一对小眼珠,黑眼仁多,白眼仁少,一对眼睛又黑又亮。连喜这孩子命不好,三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十二岁时父亲脑出血也死了,他和奶奶生活了不到一年,奶奶也病逝了。从此,连喜跟着卖肉的姑姑生活。姑姑在市场上卖一天肉,也没时间看管连喜。连喜每天手里拿个弹弓子到校外打鸟,经常不上学。就是上学,也很少写作业。我到市场上找过几次他的姑姑,连喜的姑姑说,“连喜这孩子命苦,从小就没了母亲,父亲和奶奶又相继去世了。我心疼他,事事依着他,只要他不淘气,不惹事,他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连喜喜欢打弹弓子,是他姑父给他做的。连喜的弹弓打得很准,和他一起玩的小孩们都叫他弹弓王。他对这个称号感到非常自豪。除了睡觉不拿弹弓,睁开眼睛就玩弹弓。他太痴迷弹弓了,有时连学也不上。为这事,小学的老师也找过我,可就是说不到他心里去。我对连喜也是没办法。老师你看有啥法子?”
了解了连喜的情况后,回到学校我和连喜打了个赌,比试一下弹弓,如果他赢了,从此我不管他玩弹弓的事,如果输了,把弹弓没收,从此,不许玩弹弓子。连喜很不服气的眨着一对又黑又亮的小眼睛,答应了。
有一天上自习课,我把和连喜打赌的事和同学们一说,同学们一听马上兴奋起来。他们有的说连喜肯定赢,只有几个同学认为我能赢。
我把学生们带到学校的操场上,叫学生们一字排开,看我俩谁的弹弓子手艺准。
我从兜里掏出三个鸡蛋,放在院墙的花墙砖上。叫连喜先打。连喜站在距离鸡蛋十米远的地方,右腿在前,左腿在后,右手握着弹弓把,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捏着弹弓的皮兜,皮兜里是他自己搓的泥球。他用力拉弹弓的皮筋,用右眼瞄准鸡蛋,他左手一松,只听扑的一声,第一个鸡蛋,被打了万朵蛋花开。同学顿时一片掌声。接着连喜要打第二个。他还是原来的那套动作。这时,我发现连喜握弹弓的手有点颤抖,他拉紧的皮筋也在微微抖动,泥球射出后,没有射中鸡蛋,射在了离鸡蛋一寸近的墙上,落了一个红土点。学生们长叹一声,连喜在要射第三个鸡蛋时,我看到他的脑门上出了汗。我鼓励他:“不要紧张,深吸一口气,对准鸡蛋打”。
连喜毕竟是个十三岁的孩子,他的心理是撑不住这么大的压力的。他没有说什么,从兜里掏一粒泥球,放在弹弓的皮兜里,拉紧皮筋就射出了。这发泥球还是没有打中鸡蛋。这时连喜的头低下了。我在花墙上又放上一个鸡蛋,我拿出自己用气门芯做的弹弓。跟连喜要了三个泥球,学生们一看我的弹弓。小声说,老师弹弓子真棒。
我装好泥球,对准鸡蛋,拉紧弹弓,左手一松,泥球击中了鸡蛋,学生一阵吵吵。在学生们吵闹的时候,我的第二粒泥球又准确射中鸡蛋,紧接着我一鼓作气,又射中了第三个鸡蛋。学生们是一片欢呼声。老师真厉害!连喜低着头,眼睛里噙着泪水,他把他的心爱的弹弓子很不情愿的递给了我。我对连喜说,你的弹弓老师不要,我知道你喜欢弹弓子,老师也喜欢弹弓子。今后,要把玩弹弓和学习分开,该学习的时候就学,该玩的时候使劲玩。老师在你这个年龄的时候也是玩弹弓子。但我做到了一点,先学习后玩。我想你也应该这样。
连喜听了我的话,不停的点头。有几个学生凑过来问我:“老师,你的弹弓是怎么练的?”我说,“咱们不是学过《卖油翁》那篇古文吗,我就是那个卖油翁,我亦无他但手熟尔。”
前一篇:滁州吃喝玩乐 发表新帖
后一篇:唐山文化(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