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劳动日报社书画院】用心灵去感悟绘画真谛——与著名画家张英杰谈绘画艺术
标签:
美术评论 |
分类: 国内报纸杂志发表的文章 |
【唐山劳动日报社书画院】用心灵去感悟绘画真谛——与著名画家张英杰谈绘画艺术
tsldrbsshy
唐山劳动日报社书画院由由唐山劳动日报社主办,中共唐山市委宣传部主管。主要发布书画等艺术品收藏领域的活动信息,以及历代名家书画作品的鉴赏,当代名家作品的推介等。
李可染大师有两枚闲章,一枚是“七十始知已无知”。另一枚是“白发学童”。看起来大师很谦虚,其实,真正理解或者进入到大师的境界,就会感到那里就是一个神圣而美好的境地,那不是一般画家能进入的世界。画家要是达到了这种境界,就是进入了神的境界。进不了那种境界,就永远认识不到绘画的真谛。
在和画家张英杰聊天时,他说了一句发自肺腑的话,他说六十岁之前,根本不懂画,退休之后,才刚刚认识了中国画。像他这样博学有很深造诣的画家,能说出这样的话,真让我感到仰慕和敬畏。他六十岁后才刚刚认识了中国画,那么,我身边那些自命不凡画家,就不好给他们定位了。我只能说,他们连中国画的门槛还没迈进,还在门外面逗留。
中国写意画,笔未动,气已吞。黄宾虹对中国的山水画也提出了山骨和山韵的学说。当年油画大师靳尚谊到欧洲参观西方古典油画大师的作品后,他非常感慨地说,我不会画画。他的感慨和张英杰说的六十岁之前不懂画是一个概念。张大千当年参观毕加索画室时,他发现毕加索在用中国的宣纸临齐白石的梅和菊,唯独竹和兰他不敢临,他感到了中国画太博大精深了。张英杰说的好,越是简单的,就越是复杂的。
http://mmbiz.qpic.cn/mmbiz/VFPnYITyWHMkUeNufiaAcoYKFpxSQQicM3Ydc2TlSALibNLZUZogNYtnB42FcCoPFfzYDNxHrTJibeTOljmRrewp6g/0?wx_fmt=jpeg谈到写生的概念,画家张英杰也有他自己独到感悟和认识。他说,写,就是用真情写出物象,生,就是灵魂,是生命。中国的画家很注重写生,每个画家对写生都有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对于写生,很多人还停留在表面和概念上的写生上。真正本质的写生,很多画家还没理解。中国画是以笔墨呈现气韵,画面生动、形象,才能呈现画的意境。
懂不懂画,肚子里有没有墨水,阅历深浅不是停留在口头上,关键时候自然流露出来知识光芒。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张英杰在长春博物馆看到了八大山人的真迹,仔细欣赏之后,他对此画提出了质疑,当时把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给说愣了。张英杰说,八大山人画的鸟的眼睛不是这样的。这么多年,张英杰阅读了很多绘画理论和名人的字画,每次我进入画家张英杰的画室,我很少看到他作画,他总是在读帖或欣赏古人的画。我想他在读字赏画的时候,一定是把身心投入到画的愿景里了。不然,他不会那么痴迷陶醉。
在和张英杰谈话过程中,他随意把他的册页和画作照片拿出来给我看,我仔细阅读了一遍,再从后往前看,看得我真不愿放手,他的水墨画水平我不再评说,画家到了一种神来之笔气韵弥漫艺术空间时候,画家画什么已经不重要,怎么画是画家自己的事情。我们评价一位画家水准,最好离开他们的画,听听他们的声音,跟随他们进入颜色纷呈的绘画语境,就能看到他们纯净透明的心脏和心脏里隐藏着的一个美好充满理想斑斓的偌大空间。(齐凤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