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烧牛尾
(2015-03-31 03:08:01)
标签:
饮食随笔 |
分类: 饮食随笔 |
红烧牛尾
齐凤池
下乡时我赶了三年牛车。对牛有了很深的情感。那头牛死了之后,全村人的饭桌上,多了一碗香喷喷的牛的分解了的身体。我看着碗里那几块牛的骨头,马上又想起了老牛模样。我鼻子一酸,就什么也咽不下去了。我和老牛在一起三年的时间,尽管老牛不会说话,但它临死时看我的眼神显得特别迷茫。它闭上眼睛的时候,我看到它的眼睛噙着泪水。
分它的肉体时,全村的人都来了。队长按人头每人二斤肉。全村男女老少都特别高兴,只有我一个人高兴不起来。在哪个年代,不过年不过节,能吃到炖牛肉,比过年还高兴。
肉和下水全分完了,案板上只剩一条尾巴没人要。黑黑的尾巴上落满了大个的绿豆苍蝇。牛尾巴成了苍蝇们的美味。队长拎起没人要的牛尾巴往墙边的草坑一甩,牛尾巴就算找到了永久的归宿。
过去牛尾巴、猪尾巴、鸡头、鱼头、蘑菇腿都没人要。那年月,买点猪肉,谁都不愿意要瘦的,都想要肥的吃着香。
现在正好翻了个儿,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口味也高了。吃的也讲品味了,用的讲品牌,过去没有要的东西成了时尚,过去没人吃的东西,如今成了餐桌上的美味和时尚。
就说牛尾,十几年前我在天津一家大饭店里吃过一次红烧牛尾。服务员端上来一盘酱红的牛尾骨头,用筷子拨啦着一数不到十块,吃完一算帐,这盘红烧牛尾要三十八块钱。我想,三十八块钱得买几条牛尾呀。尽管好吃,但也太贵了。
吃过第一回,就想吃第二回,于是,每次到大饭店我都要这道菜,一是为解馋,二是给朋友们推荐这道名菜。
吃过三次以后,我就多少吃出了点门道和感觉。于是,回家自己也动手小试,结果,我做出来的红烧牛尾跟饭店的水平差不多少。颜色,味道比饭店的一点也不差。
学会了做红烧牛尾这道菜,每年冬天我都要做上几次,每次不多做,一次两条。两条牛尾我可以吃一星期。每天上班带上一饭盒,同事尝到以后,都说好吃。问我怎么做的,我说:就跟红烧肉的做法差不多。他们问具体做法,我边吃边给他们讲起红烧牛尾的加工方法。
在集市上买两条肉比较多的牛尾巴,用小刀将尾巴关节刺开,分成若干小节,用凉水洗净后,放入锅内,用开水紧一下。去掉杂质和血沫。捞出,控出水份。然后在勺里放些油,加入适当的白糖,用小勺搅拌,等糖成深红色了,把紧过的牛尾放勺内翻炒。当牛尾都上了色后出勺。然后,刷净炒勺,加油,用葱姜蒜呛锅,等呛出香味后,放入牛尾,翻炒,加入开水,放入小料。加适当的酱油。用小火炖一个小时。等汤熬稠了,放入盐,出勺。一盘颜色深红,香气扑鼻的红烧牛尾就做好了。
同事听我讲的有滋有味,吃的也是有滋有味,一饭盒红烧牛尾我没吃上一块就被同事们全部干掉了,只有一堆啃剩的骨头。
2015--3--31
河北唐山开滦荆各庄矿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