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感饺子四章

(2015-01-27 18:05:33)
标签:

饮食随笔

分类: 饮食随笔

情感饺子四章

  齐凤池

  一

  父母去世后,每年春节,弟弟一家三口就到我家过年。

  吃完午饭,妻子和弟媳就开始操持包三十晚上的饺子。女儿和侄儿,喜欢吃三鲜馅饺子,弟弟喜欢吃羊肉韭菜馅的。

  妻子和弟媳包饺子,弟弟擀皮,我负责打馅。

  每次打饺子馅,我都会情不自禁想起五十年前三十下午包饺子发生的流泪故事。

  那年三十,吃了中午饭,母亲把面和好了,开始打馅,母亲叫大姐去厨房拿香油。

  大姐哼着《白毛女》“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愉快地从碗橱里拿出那瓶春节每人照顾的一两香油瓶。大姐刚刚打开香油瓶子盖,香油味马上就弥漫了屋子。

  大姐慢慢的往肉馅里倒香油。母亲说话好像有点心不在焉,再说母亲说话还有点口吃,她看大姐香油倒多了,就说少、少、少、少倒……”

  大姐以为母亲说再多倒点,把一瓶香油,倒了有半斤。大姐快把一瓶油都倒完了。母亲才说出了少倒。

  母亲说完最后一个点字,抬手就给大姐一个嘴巴。大姐捂着脸就跑到一边哭去了,母亲也坐在炕边大哭起来。

  大年三十的下午,娘俩在屋里痛哭起来。哭声惊动了邻居的大妈大婶们,她们都来到我们家劝母亲和大姐。然后一起动手帮着我们包饺子。

  过了很长时间,母亲和大姐才擦干了眼泪,重新包饺子。

  那天晚上的饺子,尽管大姐放了很多香油,但我吃起来没觉得饺子有多香。我吃着饺子,流着眼泪。母亲和大姐看我脸上流着泪水,又都落泪了。

  这事,虽然过去了五十多年,但每年三十和弟弟一家包饺子。我都会想起那年三十包饺子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

  想起那年的三十的饺子,我就会想起去世五年的母亲。想起母亲,我的眼泪就控制不住流下来。

 

  二

 

  女儿从北京回来,我都问她想吃点什么。女儿说,包点茴香馅饺子吧。她说北京的茴香没有一点茴香味。

  北京的茴香没有茴香味的原因,我分析,一是嫩,二是在大棚里生长的周期短,所以茴香味不足。再有,饭馆里的饺子谁给你放那么多的茴香。所以,吃起来茴香味不足。

  女儿女婿从北京回来,只能坐上午十一点多大巴,下午两点多才能到家。为了让女儿女婿进家就能吃到香喷喷热乎乎的茴香馅饺子,上午我跑了几个市场买茴香也没买到,最后还是在超市买了一捆已经打了蔫的茴香。

  中午女儿女婿一进家门,锅里的水正好开了,在女儿女婿歇着喝水的时候,我把饺子已经下锅了。饺子下锅后,很快就飘了上来,饺子煮两个开后,我在锅里打了一碗凉水,水再开后,我把饺子捞出来,叫女儿女婿趁热吃。女儿咬一口饺子说,真好吃,还是家里的茴香味足。

  女儿在家小住的几天里,妻子蒸了两锅茴香馅的包子,叫他们带回北京吃。

  女儿又回北京了。他们前脚走,我在屋里情不自禁的流出了眼泪,究竟是为什么流泪,我也说不上来。

  其实,女儿爱吃茴香馅的饺子的原因,我理解,她是把吃茴香馅饺子当成一个回家的借口,其实,想吃茴香馅饺子,就是想回家的最好的理由。

  女儿爱吃茴香馅饺子,其实是想家的一个美丽的借口,每当看到女儿吃茴香馅饺子,我发现女儿的脸上总流露一种回家的幸福。

  

  三

  

  河北沽源县的饺子很有特别,饺子皮是莜麦面的,饺子的个,比蒸饺个还要大,就像菜盒子一样大。

  沽源的莜麦面饺子,是素馅的。是土豆和韭菜,一点肉也没有。莜麦面的饺子,面发褐色,吃起来柔软,没有咬劲,口感有点发粘,吃起来口感有点淡淡的甜。土豆是绵软的,莜麦面含着淡淡的甜味,加上韭菜的清香,混在一起,吃起来感觉到了塞外高原独特的饮食味道。

  莜麦是沽源县的主要粮食作物,莜麦也叫燕麦。莜麦,是燕麦的一种,学名为“裸粒类型燕麦”或“裸燕麦”。华北称之为“油麦”,中国西北称之为“玉麦”,中国东北称之为“铃铛麦”。

  每年在沽源的土地上,种植着大面积莜麦,从村庄前堆放的莜麦秸和地里露出的麦秸茬就能感觉到这里是莜麦的产区。

  据说莜麦的吃法很多,可以做上百种美味佳肴。尽管莜麦加工的食品很多,我吃过的莜麦食品确很少。

  今天吃到莜麦面的蒸饺,还是送女儿出嫁到沽源第一次品尝到。

  从沽源县回来,我一直在回味莜麦面饺子的味道,回味莜麦面饺子味道的同时,我也体会到了沽源县人们的淳朴实在,和塞外坝上的风土人情,以及沧桑厚重的坝上文化。

  

  四

  

  河间有一种家常饭叫饺子粥。小的时候,在姥家经常吃。

  平时不过年不过节的,赶上集市了,姥姥拿两个鸡蛋换一缕韭菜,然后打几个鸡蛋,包一盖帘饺子。

  饺子是两种面的,一种是白面的,另一种是白薯面。白面的饺子是给姥爷和我吃的,白薯面的是姥姥的。

  姥姥把饺子包好后,锅里的水就烧响边了。就等姥爷下地回来,饺子下锅。

  我坐在门前的石台上,晒着中午的阳光。

  门前过来一辆牛车,车上坐着几个下地干活的人,姥爷肩扛着锄,走在牛车后面,我看姥爷,飞快地跑到屋子告诉姥姥,姥爷回来了。

  这时,姥姥坐在大灶旁边烧火,水开了,姥姥掀开锅盖,先用勺子把水搅动转起来,然后把两样面的饺子下入锅里。她用勺子轻轻地擦着锅底,把下到锅里的饺子转动起来,等饺子都飘起来了,姥姥把锅盖盖上,锅开之后,姥姥又浇了一瓢水,随后,她用小瓢舀了一碗玉米面,手抖动着,把玉米面洒到饺子锅里。等水再开的时候,饺子粥就熟了。

  姥姥用大碗给姥爷盛了一碗全是白面的饺子粥,给我也盛了一小碗。她也盛了一碗。但她碗里一个白面饺子也没有。我问姥姥怎么不吃白面的,姥姥说,她不爱吃白面的,就爱白薯面的。

  后来我才知道,姥姥哪是不爱吃白面的,她是把白面的饺子省下来给姥爷和我吃。

  姥姥做饺子粥的目的,也是为了省些粮食,她怕饺子汤白搭了,在汤里洒点玉米面,当粥吃。

  

  河北唐山开滦荆各庄矿业公司党建部

  063026

  2015—1--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