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美术冯霖章的泼彩工笔写意国画作品赏析(组图)5-8

标签:
美术评论 |
分类: 国内报纸杂志发表的文章 |
冯霖章的泼彩工笔写意国画作品赏析(组图)
2013-05-08 07:37:55凤凰论坛 作者:齐凤池 我要评论(0)
冯霖章作品
最近,我在《美术报》上看到一则消息,由中国艺术报道编辑部、中国艺术报道网、北京尚辰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2007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画家评选活动"获奖名单正式出炉,其中人物30位、山水30位、花鸟30位。在30位花鸟画家中老甲、冯霖章让我感到非常惊讶和自豪,因为这两位画家都是我们唐山的老乡。老甲是遵化市的,我不太熟悉。但冯霖章的大名我早就熟悉,对他我有些了解和认识。冯霖章,笔名雨林,他大高的个子,为人谦逊和善,身上带着一股中国古代文人的气质修养和作风。他的国画在全国和世界上很有名气,但他从没张扬过,仍然很低调。他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高级美术师、唐山书画院院长和一多书画苑理事长。他的工笔画技法曾受过侯鞠潭,后得到李浴星和王雪涛等名家悉心指导。说得到大师们的指点,我认为,也就是在国画展览时这些大师们对他的画点播过而已。其实,他的绘画语言和技巧、绘画颜料的配制、诡秘地运用到工笔泼墨技法上连大师们都猜测和惊讶。他与众不同的绘画技法和潜藏在画里的奥秘也是任何画家不能企及的不能模仿的。
冯霖章的绘画技法和绘画语言的使用,很多看过他的画的人都在惊叹作品时对技法颜色驾驭猜测并叹为观止。专家评价:"他把工艺绘画与泼墨泼彩所造成的幻化效果巧妙的结合起来。这种自然幻化的肌理效果与精工细琢的绘画互相渗透,混成一体,产生了极鲜明的特色,兼具有颇高的难度。要掌握这种有机的结合,必须有扎实的传统绘画基本功以及对泼墨泼彩所产生只幻化特性有长期深入的研究,同时亦要对生活有深刻的体会和具有想象力;其二,在色彩的运用上,冯霖章明显的吸收了西方绘画对光与色之关系的理解和处理手法,使画面出现了丰富的变化和层次感;其三,他尝试创造以微观的花鸟和宏观的山水相结合的画法,使画面产生以小见大,大中见小的崭新艺术效果,可以说他已为中国画的发展作出新的探索;其四,他往往喜以山花野草、飞瀑流泉、云海苍山等充满大自然气息的内容为主题"。
冯霖章作品
冯霖章用他的工笔加写意的绘画语言,充分证实了他已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绘画之路,他所自创的泼彩工笔绘画语言以及他特有的绘画语境里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独特的一派。我不敢说他的泼墨工笔加写意的技法在中国画艺术殿堂成为一枝奇葩或瑰宝或独树一帜,但在中国几百年传统工笔画史上,他的神秘绘画技法达到的效果也是出类拔萃的光彩夺目的令所有画家们惊叹的。他的这种技法现在已经传承给了他的儿子。他儿子冯一明也是青年画家中的佼佼者,他作品《燕山秋霞》,完全是继承了他绘画技巧使用了他绘画语言和手段。因为在他的作品中完全就冯霖章的作品翻版或是复制品。如果说没有冯霖章的作品,先看到冯一明的作品概念是一样的。但是冯霖章的技法和神秘的泼彩工笔加写意的高超的绘画语言有了传承或者说有师承的后人了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我不敢说冯霖章所创造的绘画技法有多奥妙,也许他在绘画颜料里加了自己配制的颜色成分,也许他在宣纸是做了处理,加了矾做了肌理。但不管怎样他的水平绝对是中国国画工笔加写意的一绝。
国画大师吴冠中说:"造型艺术不谈形式,那是不务正业。宋朝的米正是创造了横点的米氏云山,才名垂画史,当今的于志学推出了冰雪画法,才在绘画界名声大噪"。冯霖章的幻化泼墨法,在形式上不断突破自己开拓新的绘画技法。
国画理论家认为,幻化泼墨就是通过泼墨所产生的一种变化莫测的肌理效果。我看过一些画家做肌理后产生的良好效果,确实能产生有奥妙的绘画意境。这种幻化泼墨技法它不同于一般的泼墨法,在这方面冯霖章完全打破了传统泼墨法框制的局限性,并拓展了传统的功能。当年他在开滦机厂鼓动组练习泼墨技法就是今天幻化泼墨技法功底的再现。他的画中小河涓涓,山峦叠嶂,树叶葳蕤,小鸟灵动,兰草参差,他笔下的万物生灵植物花卉都在他的泼墨技法中达到了再生、神化和升华。他以这种画法为平台,充分展示了国画在宣纸上达到的一种耳目一新的面貌。美术理论家认为,在绘画的艺术语言中,色彩更长于表现情感,线条更长于表现理智。
他的《双清图》水墨肆意纵横潺潺流淌,形成了有直有曲的汩汩流动的细微声音,参差错落的线条,有一种似树非树的艺术效果像朦胧诗歌的诡秘的意境。山雀在画中灵动逼真仿佛飞翔要飞出画面。
《野曲》中的石,似褶皱的纱这完全是肌理所产生的最好的效果。画中的石头在自然界人们是看不到的,甚至连地质学家也没发现过。那种石头似石非石,好像是来自另一个星球,确实给人一种神话般的意境感受。
《秋趣》中的荷叶完全巧妙的运用了幻化泼墨的技法,叶子参差叠翠,青翠欲滴,展现出写意技法所形成了斑驳、朦胧的效果。
正是这种抽象的幻化效果,打破了传统的章法布局,进而形成了现代绘画语境中崭新的工笔加写意泼墨技法的绘画解构,同时也为传统绘画增添了几分神秘加诡秘的色彩和韵味。
冯霖章的绘画技巧达到了工笔和写意的融合统一,已经达到幻化泼墨的随意性和娴熟感。然而,在枝叶勾勒,花晕点染笔法上,都体现了传统工笔画的神采,并做到了奔放处不失粗率,细腻处不失神韵的地步。这种融合交叉运用的手法,不仅增强了画面的韵律和节奏,而且大大丰富了画面的艺术效果和现代艺术魅力的内涵。
冯霖章的画在黑白之间或者说在颜色的过度上他处理的非常机智和诡秘。中国传统绘画是在画面上留大面积的空白,留下空间,给人以想象的时空和空间和断裂部分。但在冯霖章的画上我们很少看到传统意义上的空白,我们看到是大手笔的泼染,这种方法使画面呈现出抒情性色调,看起来就美就抒情就温馨,就扣人的心弦。冯霖章的《寒塘渡鹤》、《同游》、《雪霁》等都是这种诡秘技法成功的例子。
冯霖章作品
我认为,一个艺术家如何认识就如何观察,如何观察就如何表现。特别是一个画家,对于他的绘画宗旨与才能所能给予的最好解释是由其作品来提供的。冯霖章的作品就充分验证了这一理论。
冯霖章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