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3-1-15《河北青年报》家常余味

(2013-01-14 20:53:25)
标签:

饮食随笔

分类: 国内报纸杂志发表的文章

2013-1-15《河北青年报》家常余味

家常余味

2013-01-1419:22:38·来源:河北青年报
  ■文/齐凤池
  河北河间人,现生活在唐山。作家,开设美术评论、音乐随笔和饮食文化随笔专栏。获全国文学奖和乌金奖,作品选入各种文集。
  女儿和女婿休假回家住了几天,每天做什么菜给他们吃,真是个难题。炖肉、炖排骨、炖鱼炒菜、清蒸海鲜,他们在北京早就吃腻了。我只好在普通菜上琢磨,尽量做出他们爱吃还没吃过的家常味道。
  素炒粉沱,就是一道既好吃,又实惠的家常菜。在市场买上三块钱的粉沱,配上一块钱的蒜黄一炒,不仅颜色好看,吃起来感觉新鲜,口感也好。
  把蒜黄择好洗净,把粉沱切成菱形片,在炒勺里放上油,油凉时把蒜末放进去,叫油和蒜末同时加热,当炸出蒜味香后,把切好的粉沱放进炒勺翻炒。等把粉沱炒到透明时,先把蒜黄的根部放进勺里,翻炒几下,随后把蒜黄的中间部分放进去,最后把蒜黄的叶子部分放到勺里,这样使整体蒜黄同时都熟了。各种作料放好后,出勺。这道菜的特点是,蒜味清香,粉沱软有咬劲儿,外观光亮,粉沱透明,蒜黄颜色好看,增加食欲。
  女儿女婿连连说好吃,一边夸奖,一盘蒜黄炒粉沱就吃光了。
  粉沱是什么?女儿不知道,女婿也不知道,我告诉他们,粉沱是用漏粉时剩下的碎粉头做的,在粉头热的时候放进盆里抹平,放凉后,就成了粉沱。
  我在农村下乡时,生产队饲养处里每年冬天都漏粉,漏好的细粉,又细又长还透明。漏粉的人,用竹竿挑着细长的粉丝挂到院里的铁丝上,粉丝被风一吹,马上就被冻上了,晾晒几天后,粉丝就干了。收拾起来,等到春节头,每人分给几斤。
  到了春节,家家餐桌上都有肉炖粉丝,用肉炖出的粉丝又香又光滑还有咬劲儿,特别好吃。
  而漏粉剩下的粉沱,也切成块,分给每人一块,过年时用粉沱炒肉招待亲戚朋友,也是一道上等的好菜。我记得,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过年过节甚至结婚的席面上,也有肉片熘粉沱,特别受欢迎。
  肉炒粉沱、素炒粉沱,现在吃也不落伍,只是现在菜样品种多了,人们想不起来吃了,才把粉沱给忽视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天天吃大鱼大肉,顿顿吃山珍海味你也有个够,不如想吃什么做点什么,想喝点什么喝点舒服。有时不起眼的东西,甚至被我们忽略、扔掉的东西,经过精心加工细作后也是一道人间美味,就像我给女儿女婿做的素炒粉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