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凤凰从民间起飞

(2012-11-22 06:47:55)
标签:

杂谈

分类: 文学评论

   
  凤凰从民间起飞
  --------在《凤凰》文学创刊发布暨抗震救灾主题朗诵会上的发言
  齐凤池
  5月24日上午,在唐山这座有着一百三十多年文化底蕴的开滦宾馆学术报告厅里,来自唐山各界的诗人、作家、散文家及文学爱好者欢聚一起,畅谈《凤凰》这一展示唐山文化水准的文学杂志。同时,举办了纪念5.12汶川大地震诗歌朗诵会。与会的诗人、作家、散文家用来自血液深处的情感,深情地悼念了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的同胞;用来自精神家园的情感,讴歌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抗震精神。
  《凤凰》文学杂志,是唐山民间文学团体自办的一本水准很高,在国内很有影响的纯文学期刊。
  说起《凤凰》文学民刊,我认为,唐山这座百年城市,一说到文化,许多官员就说唐山的文化底蕴丰厚。关于文化底蕴的概念是什么,很多人还在误区。文化底蕴,它不代表文化部门和主抓文化组织机构,真正体现文化底蕴内涵的是许多文化名人个体,是这些个体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地区文化实力,展示它的文化底蕴。文化底蕴的混淆埋没了一些真正有文化内涵和实力的人才,文化底蕴概念的不清,导致了真文化和伪文化的良莠不分,误导了一个区域文化的文明建设。文化底蕴概念文化部门不清,使一些企业也号称自己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其实,这纯属跟着扯淡。跟着起哄。我所在的企业,一说,他也有一百多年的文化底蕴,他们的文化底蕴只能说是从马拉车到皮带运输,从酒精灯到矿灯,从锹镐采煤到现代化机械采煤。这只能说是社会的进步,它不能代表企业的文化。在管理上,他们仍然是野蛮的谩骂和金钱惩罚的管理方法,根本体现不出人性化,文明化。企业的文化设施早就停摆了,职工俱乐部这是最能体现职工文化的阵地,早就成了领导们的停车场。企业的文工团和各种协会早就随着时代和金钱的诱惑消失在上个世纪文化充血的年代。
  我认为,真正能代表企业文化的是它所在的地区那些传统文化项目和那些传承文化的个体。而企业里的文化部门组织机构纯属是虚构和摆设,那些主管文化的领导都带有很深劣根性,他们不读书,不知道帕斯捷尔纳克是谁,不知道德拉克洛瓦是谁,不知道勃拉姆斯是谁,但他们知道李白,因为酒。企业里的文化人常常被他们忽视,被他们挤压。一些诗人、画家和搞艺术的文化人才在企业里的最地层受人制约和金钱的压制。有的诗人下过几次岗,有的画家现在还吃260元的低保,我不知这260元是什么概念。当这些文化人出了成绩后,所有的荣誉和桂冠都戴在了企业的头上。当他们戴这些荣誉时,没有感到脸红和羞耻,他们认为,是企业培养出来的诗人和画家。其实,说白了,企业里的这些文化人才,根本不是他们培养出来的,准确的说是让他们逼出来的或者说是压出来的。
  在谈企业文化概念时,我曾经说过,一个自称有一百多年文化底蕴的企业,你连一个诗人、一个画家都养活不了,我说这个企业主管文化的领导在思想上有劣痕,在文化结构上有断裂。如果这个企业养活着许多唱歌跳舞的,我说这些主抓文化的领导在精神上肯定有问题。要知道,企业是出产品的,不是出唱歌跳舞的。首先应当把这个位置摆正。
  说到唐山《凤凰》民刊的问世,我认为,应当从诗人东篱创办的现场论坛说起。诗人东篱说的好:“主要是想给唐山的青年写作者们提供一个可供交流的平台。”他强调,虽然文学创作是一种纯个体的劳作,但仍需要一定范围的必要交流,仍需一个理解并懂得你作品的人或批评家在场,哪怕说三道四。交流是一种促进,更有利于作者看清自己。
  诗人东篱创办现场论坛是本着从地区文化根源本质崛起为起点,把现场办成真正纯文学为宗旨,发现、培养、推举新人为目的,为唐山干点实实在在的事情,我想东篱当初的想法就是这样。现场论坛从诞生到今天休息过程,发现、培养、推举了一批新人。同时,也结交了省外一些知名的诗人作家,从这点更能体现诗人东篱的为人、为文的品质。现场的出现,使一批有文学才华的青年崭露头角,而且是通过现场走向了全国。最突出的是黄志萍、山上石、天岚、唐小米、莫少寒、唐棣、郑茂明等等。
  几年前,东篱在河北理工大学举办唐山第一次诗歌朗诵会,这在唐山有一百多年文化底蕴的城市也是首例。在举办这次诗歌朗诵会时我曾说过,诗人东篱举办这次朗诵会,不单单是一次诗歌朗诵会,他等于是在为唐山的文化事业做贡献。
  《凤凰》文学杂志的问世,我不多说,大家有目共睹。用东篱的话说:“一个地区的文学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要有一批优秀的诗人作家,一是要有一本好的文学刊物。这是地区文学的两个名片。优秀的诗人、作家我们并不缺乏,而恰恰在支撑这些优秀诗人、作家的刊物方面,我们做得还很不够。《凤凰》要像广州的《诗歌与人》、澳门的《中西诗歌》、浙江的《南方》等优秀民间文学刊物看齐。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还要适时承办一些诸如‘春天送你一首诗’等大型文学活动,以作家、刊物、活动三位一体相互推动的方式,扩大唐山文学的影响力。”
  东篱的志气和远大的志向,在我们这座有着百年文化底蕴的城市,那些文化部门的领导早就看到了,但就是没有意识到和做到,《凤凰》根本不应该是民间组织做的事情。
  《凤凰》它不代表文化组织和文化部门,它只能代表我们唐山的文化。
  最后,我发自内心的说一句,《凤凰》的发起人和参与这份文学刊物的诗人、作家、散文家和东篱一样,也在为唐山这座百年老城的文化事业再做贡献。
  愿《凤凰》杂志从民间起飞,飞得更高更远。

    2012--11--22修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沽源雪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