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品讀孤竹紅玉的幾首田園小詩/齊鳳池

(2012-08-11 05:46:13)
标签:

诗歌评论

杂谈

 

品讀孤竹紅玉的幾首田園小詩/齊鳳池
2012-08-10
 
http://ntimg.inetfile.org/ntimg/bline.jpg
http://ntimg.inetfile.org/ntimg/plurk.png 
齊鳳池

  唐代詩人白居易曾寫過一首非常漂亮的五言絕句《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詩中描寫:傍晚的時候,天空將要飄灑皚皚白雪,於是詩人燃起了紅泥小火爐,邀請幾個朋友小聚,喝幾杯新釀造美酒。文人到了一起,喝一杯小酒能滿足嗎?文人喝酒自然就得興個酒令《如夢令》就是最好的酒令。於是很多漂亮詩,漂亮的警句就當作了下酒的小菜。
  詩人說:詩可祝酒興,詩可當飲。當然,這是古代文人的事情,而現在,如果你要是在酒桌上用詩歌作酒令談詩歌,人們准說你是神經病。甚至,飯店的老闆也會把你哄出去。
  現在是什麼年代了,還談詩歌?還稱什麼詩人?以前我在書上看到,唐宋時代,那些最漂亮的女人,一是圍著皇上轉,一是圍著詩人轉。而現在是金錢、物欲、女色走紅的年代了,文化已經蕭條了,詩歌自然就貶值了,詩人也就更不值錢了。再拿詩祝酒興,把詩當酒飲,已經不是那個時代了。如果尋找這種雅興,那只能是一些本質文人和清高的雅士自娛自樂消遣罷了。
  我在讀孤竹紅玉小詩的時候還真是萌生了古人感覺。她的詩小巧,靈氣,機智,靈動,畫面感極強,詩中的意境常常打動我的思緒,使我跟著她的思路進入畫面和寧靜深邃的意境裡。我讀她的詩時還真是喝酒時讀的。
  我知道現在寫古體詩的人越來越少了,讀古體詩的人也少的可憐。因為古體詩早已被唐代和宋代的詩人寫絕了。現代的詩人你就是怎麼寫也寫不到那種程度了。因此,古體詩也就遠離了我們的時代,遠離了人們的閱讀。但在一個詩的泱泱大國,在古老樸素的民間還生存著一些酷愛古體詩歌的大家秀女和深藏閨房的小家碧玉,她們還在沿襲中國燦爛的文化並悄悄地傳承著。其實,這種傳承中國古老文化的方式就像許多或者無數條小溪暗流管湧般流淌。其實,這種做法也起到了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滲透時代和身邊人的不動聲色的作用。我不能說它的作用有多麼大,有多麼清高深遠。但有一點我敢說,如果我們的孩子,從小就開始從唐詩、宋詞、古文觀止訓練,我們的民族還會象唐朝一樣興盛,還會掀起一次詩歌的革命熱潮。但這只是我的一種美好願望和理想,要想回到現實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在金錢、物欲、女色、經濟、市場大背景下,詩歌遠離了社會和人們是必然的。現在,在街上一說哪個是詩人,人們都說他是神經病。現在稱呼詩人成了罵人的一句話。我記得在北京街上打架,一個人說另一人,看你就是個詩人。對方回答:你們家都是寫詩的。我聽了覺得詩人很悲哀。現在的詩人怎麼成了罵人的代名詞了?我覺得我們這個時代太悲哀了。
  不過,社會畢竟還是給了詩人一個寬鬆的生活空間。報刊、雜誌、論壇就是詩人自由自在活著的理想精神家園。在這個家園裡還有很多活著、用詩歌飲酒、用詩歌取暖、用詩歌傳遞情感、用詩歌療傷、用詩歌展示自我的一幫心靈最乾淨,思想最純潔,行為最天真的人。我稱他們是活在人類裡最後一批童話人。
  我最近認識的孤竹紅玉應該就算是這類的詩人吧。讀了她許多好詞和精短的絕句後,使我對她似乎有了一些瞭解。有人說認識一個人不容易,但讀懂一首詩更不易。因為一個人在正常的時候和環境生活的人,他的語言、行為是正常的。只有進入詩的狀態時才是神秘的詭秘的。我們常說的就是靈魂出竅吧。
  我認為:現代人要欣賞古詩,最關鍵的不是去考慮它的平仄是否正確,主要看詩中的畫面、意境、空間、想像以及詩的語言,語境和詩眼,警句等等。如果詩中具備了這些要素也算是好詩。或者說是現代模仿古體詩。
  在孤竹紅玉許多短小精湛的詩裡,我就發現了詩人對古體詩感悟和靈動,她的語感和唐宋詩人的語境有很多的心靈溝通。她的詩思走動脈絡和她對古體詩的崇高理想追求以及詩人必備的恬靜、禪境、田園、古刹般的景況。她在小詞《立秋》中寫到:“薄霧輕霜雲淡淡/西風送走桃花面/南雁細數詩行/柳畔/何時再折春中燦/。”霧薄,霜輕,雲淡。桃花,大雁,綠柳……等等。四句詞中的詞量和資訊包含了一副秋天迷人的景色。雖然秋風拿走了花朵(桃花面),南去的大雁卻在湛藍的天空寫滿詩意,讓人不覺的秋天的蕭瑟和淒涼。但詩人還是按捺不住心中些許的悲秋情感。她試問了“岸柳何時再綠河岸。”因為詩人的情感是豐富飽滿的,詩人目睹了秋天的景色後自然而然地就會心情悵惘。這是詩人的弱點,也是詩人的長處。因為一個合格的詩人是具有雙重性格的人。她能寫出不同感覺的詩歌,隨便一個主題就可以寫出兩個內容不同的好詩來。
  我說過,能叫人看了哭的是好詩;能叫人看了笑的也是好詩;叫人看了又哭又笑的也是好詩;只有叫人看了哭笑不得的不是好詩。其實我們讀的每首詩,包括唐宋名家的作品也是一樣,一首詩就是詩人的靈與肉,切開詩人的心就會流血,一首詩也就是一個詩人的靈感再現。李清照在《聲聲慢》裡曾經寫“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和《醉花陰》裡寫到:“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等等等等哀婉淒涼的好詞。但孤竹紅玉的詞似乎也有點悲秋的成分,但不是那麼淒慘哀怨。她只是寫了秋天表面的情景意象和對秋天的一些女人的感受而已。
  她的《冬郊》“雀雜無人徑/風牽落葉行/冬郊有野趣/夜霧柳垂晶。”這首小詩,就完全是另一種情感和心態了。就像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寫的雪趣。而孤竹紅玉寫的冬郊的野趣,就露出了弱點,她不該把“野趣”寫出來。
  唐代優秀的詩人,在寫春天的時候,根本一個春字不露。我記得南宋詩人虞似良寫的《橫溪堂春曉》“一把青秧趁手青,輕煙漠漠雨冥冥。東風染盡三千頃,白鷺飛來無處停。”這首絕句,同樣寫春天插秧時的情景,但詩人一個“春”字也沒說。詩人寫春天的綠,究竟綠到那種程度,連白鷺落腳的地方都找不到了。雖說孤竹紅玉是寫秋天,但她在刻畫秋天的景色時,用的形象還是非常準確和到位。我很欣賞她的“夜霧柳垂晶”的句子。她把柳枝上的樹掛形象準確地用詩的語言表現出來,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前面寫了野趣,原來她寫的野趣就是柳樹上晶瑩剔透像是珍珠串在上面“夜霧柳垂晶”。這就是詩人觀察體現的結果。我們說的詩中有畫就在她的詩中得到了再現。
  詩人的《牽牛花》寫的很俏皮,她從靜寫到動,“竹籬蔓斜一簾幽/點點繁花綠掩羞/風過鈴鐺搖曳舞/逍遙迤邐小牽牛”。我讀後,不覺就笑了,詩人在寫景時,她的心態是恬靜的,有禪境般的感受。《山野鄉間》“淺池一碧映山青/紫陌輕煙入畫屏/細雨紛紛滋百草/聲聲黃鸝無人聽”。《鄉戀》“昏昏無所恃/唯慕舍田翁/鋤豆南山下/采菊在籬東/弓背牽牛走/笛橫逗留童/望處山環山/回瞻小桃紅。”《山林春曉》“青山入巒靄/白雲聽鳥聲/山姑晨鋤早/肩披一縷風”。
  《鄉戀》昏昏無所恃/唯慕舍田翁/鋤豆南山下/采菊在籬東/弓背牽牛走/笛橫逗留童/望處山環山/回瞻小桃紅。《山林春曉》青山入巒靄/白雲聽鳥聲/山姑晨鋤早/肩披一縷風。等等都是很不錯的好詩。這裡我在一一贅述了。我始終認為:有的人寫一輩子詩歌也成不了詩人,有的人一生就寫了幾首詩歌就是載入史冊的大詩人。張若虛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春江花月夜》至今還被人傳送,在教室裡朗朗誦讀。
  我希望孤竹紅玉在寫好古詩的基礎上多寫點現代詩文。俗話說,光會寫詩不會文不是好詩人。光會寫文不會寫詩也不是好文人。因此,詩人作家不能一條腿走路,要全面發展,要記住,功夫在詩外的道理。當然再寫點好詩詞叫我下酒。我期待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