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杰奎琳杜普雷大提琴曲《缠绵往事》

标签:
音乐随笔 |
音乐专栏
听杰奎琳杜普雷演奏
大提琴曲《缠绵往事》音乐随笔
我读过一首《缠绵往事》诗歌,作者是谁已不重要,但我读懂了这诗歌的内涵。
“夜已经沉睡
柔柔的琴弦在缓缓地诉说
勾起我悠悠的曾经时光
那是一份珍藏心底
总想回忆又生怕触及的
暖暖的隐隐的疼
思绪如烟似雾乘风而来随风而逝
其实我也知道很多的开始
在它的开始就注定了结局
但我不明白
我用丝丝柔肠编织的梦幻
留下的却是无尽的忧伤
岁月在我额头无情地流淌
你依稀的身影
如同天边的星星
在我的脑海里飘移
清晰了又模糊模糊了再清晰
每个昼夜不知道有多少个轮回
往事缱绻缠绵
好似没有伴侣的咖啡
在那淡淡的苦涩的尽头
燃烧的是烈烈的甘醇
原以为短暂的缠绵早已被尘封
哪知道她经不起丝毫的触碰。
《缠绵往事》这首的大提琴曲是谁作的我也不清楚。据说这首大提琴曲就隐藏在神秘园的第四辑中,它的别名叫《静默之声》。这首大提琴曲我听了无数次,每次听,心里总有一种神秘的幻觉和深邃的意境。那舒缓而绵长的琴音一直在耳畔和心灵萦绕,听着这种缠绵的旋律,我的眼前仿佛出现蔚蓝的大海,在海风温柔的吹动下,波浪缓慢而悠长地推向岸边,向人们的心灵深处涌动。
我想当杰奎琳•杜普蕾在演奏这首与她同名《杰奎琳之泪》时,或许她的心也在淌泪,否则,她的琴声绝对不会奏出令人心灵难以自拔地深“陷”。
我想杰奎琳•杜普蕾的音乐生涯,不仅是用手指演绎技艺,而是用生命和灵魂演奏天籁和天堂之音。
在杰奎琳•杜普蕾四十二年短暂辉煌的音乐历程中,据说,匈牙利大提琴家斯塔克第一次听她演奏《杰奎琳之泪》时就说:“象她这样把所有复杂矛盾的感情都投入到大提琴里去演奏,恐怕根本就活不长。”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句话仿佛成了上帝和先知的预言。
杰奎琳•杜普蕾一九四五年出生在英国一个充满音乐的家庭。当她四岁时,听到收音机里大提琴的声音,就要求家里给她买那样的乐器,从此,展开了杜普蕾与大提琴之间的不解之缘。五岁时,她开始在学校学琴。一九五六年,十一岁时,嬴得了大奖,成为全英国最受瞩目的演奏家.
一九六五年,由杜普蕾担任大提琴,巴毕罗里指挥伦敦交响管弦乐团,演出英国作曲家艾尔加的《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这场音乐对杜普蕾非常重要,因为它奠定了杜普蕾在演奏舞台上的地位。钢琴家顾尔德曾经说过,杜普蕾的艾尔加协奏曲,呈现了无限的悸动与热情。后来她第一次听到那张与巴毕罗里合作的录音时,曾吃惊的说道:“这并不是我想表达的!”她到底想表达什麼?我们永远无法得知。
一九六七年,她和钢琴家巴伦波因结婚.杜普蕾和巴伦波因共谱恋曲,为古典乐坛留下佳话。他们不论在生活或是音乐上,彼此都是最佳的伴侣。他们合作演出,很多人说是奇妙的一对。
一九七0年杰奎琳患上了多发性硬化症,从此因病告别音乐舞台。杰奎琳•杜普蕾一生中拥有三把名琴,其中一把是现代制作师的作品,两把则是史特拉第瓦里古琴,其中戴维朵夫如今则为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所有。马友友曾经说过:"这把戴维朵夫对我而言,它是我演奏过最好的乐器,我真的相信这把琴是有灵魂的,而且也具有想像力。"
英年早逝的杰奎琳•杜普蕾,用一把枣红色大提琴给我们留下太多的缠绵往事,聆听那如泣如诉缠绵琴声,仿佛使人在缠绵往事中深沉流露出思念的情感。琴音婉约,旋律缠绵,如清清的溪流流淌在记忆的边缘.听着听着,潮湿的音乐就会打湿疼痛的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