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北汆白肉2011--3--11《信报》专栏

(2011-03-12 02:01:16)
标签:

饮食随笔

分类: 国外发表的文章

 2011--3--11齐凤池饮食随笔专栏

 東北汆白肉

    齊鳳池

  

    汆白肉是傳統的東北菜,也是東北人的壹道名菜。當它流傳到關內後,它的名字就不叫汆白肉,改叫汲菜粉炖肉了。

  關裏人說的汲菜就是人們說的酸菜。汲菜的做法有兩種,壹是用涼水汲,壹是用熱水汲。用涼水汲的菜時間長壹些才能酸,用熱水汲的可以提前吃。

  做汲菜的方法是,先將白菜洗淨後,從中間劈到菜的根部,菜根連著。然後碼放在大缸裏,壓上石頭用涼水浸泡。等白菜浸泡到發黃了、軟了、酸了就可以吃了。另壹種做法是,用熱水燙壹下白菜,再碼放在缸裏,做法和前壹種壹樣。用熱水燙的的汲菜,大約壹個月就能吃了,而用涼水浸泡的汲菜最少也得兩個月後才能吃。

  按照北方人汲菜的習慣,到了春節之前,汲菜就能吃了。因爲到了冬天,過年的肉已經買好了,寬的細的白薯粉早已准備充足,到了十冬臘月,大雪已經封門,人們把屋子裏燒的暖暖的,到了快吃午飯的時候,女人切上兩刀肥瘦的豬肉,撈兩棵汲菜,泡把粉條,把切好的大片肉在大鍋裏煸炒,在肉炒到半生半熟時,把切細的汲菜放入大鍋壹起炒,然後舀幾瓢水,再把寬粉條放入鍋壹起炖,等肉和粉條都炖熟了,再往鍋裏扔把鹹鹽,什麽作料也不放,然後盛上壹大盆端到桌上,壹家人圍著熱氣騰騰香噴噴的汆白肉,每人盛壹碗雪白的大米飯,就著白肉片,挑著寬粉條,加汲菜,吃的是有滋有味,渾身都熱乎乎的。這是在地地道道的東北人的家裏吃汆白肉的感覺。如果到了城裏飯店吃汆白肉,加工的方法就細膩了。我聽壹位朋友說,他丈母娘是東北的老抗聯,她做的汆白肉是正宗的,在汆白肉裏還要放海米和韭菜花提味。他丈母娘把汲菜幫從中間片開,片成薄片,再切成薄厚均勻的細絲,用蒜末炝鍋後把五花肉放到鍋裏炒,然後再放壹把海米叫肉片也沾上海鮮味。之後,把汲菜放入鍋裏再炒,等汲菜炒倒了,入味了,加高湯放粉絲,等湯漸漸少了後,放鹽味素,出勺後,再加上少許的韭菜花提味,這就是正宗的東北汆白肉。

  當汆白肉傳到了關裏,汆白肉就改了名字,就像東北的姑娘叫丫蛋,到了關裏就叫什麽花呀玲呀的。因此,關裏人管汆白肉都叫汲菜粉熬肉。

  關裏飯店的汲菜粉是用花椒肉炖的。這完全失去了汆白肉的概念。汆白肉是用生肉炒熟了再和汲菜粉壹起炖。而關內的汲菜粉炖肉,是把汲菜和粉炖熟了再加花椒肉。這樣做法完全失去了汆白肉意義。

  不過,話又說回來,本來關裏人的做法也不是東北人做汆白肉的方法,只不過原材料是壹樣的。都是汲菜,粉和肉。但吃的口感基本是壹樣的,都是酸香酸香的。

  在汆白肉的做方法上,關裏和關外的這兩種做法我都嘗試過。至于做哪種汆白肉,關鍵是看家裏人喜歡吃哪種。他們喜歡吃用生肉汆,或者喜歡吃用花椒肉炖,喜歡哪種我就做哪種。但用花椒肉做的不是正宗的汆白肉,吃肉的感覺和味道也不壹樣。花椒肉吃著香,到嘴裏壹抿就爛了,而汆白肉香而不膩,嚼著很有口感。這就是兩種做法不同的地方。

  每年大白菜壹上市,十幾塊錢壹百斤,我要買幾百斤,留壹部分冬天吃,剩下的就做汲菜了。我家裏有壹口大缸,能汲壹百多斤白菜。到了上凍的時候,白菜就汲好了,想吃汲菜熬粉炖肉了,撈出壹棵汲菜,洗洗切成細絲,再切上半斤肋板肉,在勺裏炒熟後,把汲菜放進去再炒,然後加水放把細粉,用小火慢慢炖,等粉熟了,再放點作料就出勺了。

  如果喜歡吃辣椒,再炸點辣椒油,喜歡吃香菜,再切點香菜末。大冷的冬天,吃碗汆白肉,感覺滿屋都是香噴噴的熱騰騰的,人的心裏也是暖融融的,臉更是紅撲撲的。

 

        

东北汆白肉2011--3--11《信报》专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