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 |
分类: 随笔 |
在北方的集市上,属卖旱烟的最多,整个集市卖旱烟的就占了一趟街。这些卖旱烟的跟着集市跑,他们大小集市都去。尤其是到了煤矿开支的日子,矿门口的两侧堆满了旱烟口袋。我闲着没事数了一下,卖旱烟的摊位真有一百多个。旱烟的品种主要是东北旱烟和本地旱烟。东北旱烟最多有延边红、亚勃利、胶河烟、夹皮沟、漠河烟等等。当地的山烟只有两种,一种是黄烟,一种是绿烟。山烟大都是种在北部山区的山坡上,用香油渣苗的,抽起来有一股串味。抽的人感觉特别香,闻的人就感觉有一股烧蚂蚱翅膀的味道。我不喜欢抽当地的山烟,因为我不喜欢那股烧蚂蚱翅膀的味道。我还是喜欢抽香喷喷的东北烟。东北烟抽起来有一股淡淡的雪茄味,回味回味还有点甜味,别人闻了,也感觉香喷喷的 。
在煤矿工人大部分人都抽旱烟,因为旱烟便宜,抽起来有劲,比烟卷抽起来过瘾。
我抽旱烟算是高水平的,不光是我的旱烟好,而且我的烟盒也特别精致。我的办公桌上摆着两个烟盒,一种是东北烟,一种是当地的山烟。朋友来了,愿意抽哪个就抽哪个。有抽上口的,抓一把就抓一把,我还给烟纸。所以,抽旱烟的都爱到我这来耖点好旱烟抽。
王叔离休前是矿长,按说他啥好烟卷都见过,啥好烟都有人给送过,但他就是不抽。他就喜欢抽东北的好旱烟。矿上领导开会,别的领导拿出来中华,苏烟抽,王叔掏出自己的旱烟卷起来。他的旱烟味在会议室里萦绕着,压倒了所有烟的味道。
煤矿开支的日子,王叔准到烟市上去转。见到好的,抽上口的,他也不搭价,成袋子全包圆。王叔家别的我不敢说,他家的各种好旱烟成袋子的存着。
“文革”期间他戴着好几米高的大帽子游街,累了就掏出旱烟卷一根。他家的好东西都被抄走了,就是那几袋子旱烟没人要。王叔见旱烟还在,非常高兴,他拎着旱烟袋子到屋里抽烟去了。有时我见他在工房北边的小树林里坐着抽烟,地上有一大堆他抽剩下的烟头。王叔平反后,又当了矿长,他仍然抽他的好旱烟。
树前老师属于烟痴类型的,他家的好旱烟品种那叫多。他把每样旱烟装在一个小瓶子里,瓶子上贴上标签,写上烟的品种名。朋友来了,他挨个给人家尝。然后再叫人家评价 。我和树前老师在一个教研组,他抽旱烟,我也抽旱烟,他的旱烟总比我的好,一开始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我发现,他在烟里放了罂粟叶和罂粟枝。他说:“放点这个,烟更好抽,更提神。”树前老师的烟瘾很大,他的大牙齿早就熏黄了,一讲课先露出大黑牙板子,他出气也是满口的旱烟味。
树前老师除了喜欢抽旱烟还喜欢养蛐蛐。每年放暑假,他带着好旱烟到山东泰山脚下逮蛐蛐。逮回来蛐蛐后,调养一段时间,就到天津去掐蛐蛐。 他在天津不仅掐蛐蛐出了名,而且他的旱烟也出了名。树前老师看蛐蛐掐架时,掏出旱烟瓶卷起旱烟,然后点着,美滋滋地抽着。欣赏着蛐蛐掐架的紧张激烈的场面。他的旱烟味,馋得天津卫也伸手要尝尝。天津卫一抽连声说:“这玩意,还他妈的挺有劲。好抽,好抽。”下次树前老师再去天津掐蛐蛐时,就给天津卫带点旱烟。从此,树前老师和天津卫交了朋友。树前老师在掐蛐蛐的时候,还研究蛐蛐的学问。他写的关于养蛐蛐的文章还在《星期天》报上连载了,这样,使他的名气就更大了。尽管名气大,也不如他的好旱烟有名。因为,掐蛐蛐必定是季节性的,而抽烟,只要他张嘴出气就得抽。
063026河北唐山开滦荆各庄矿业公司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