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终于出手 理智战胜情感
(2008-10-22 23:43:54)
标签:
金融危机房价政策房产 |
分类: 地产评论 |
今晚( 10月22日),新的楼市政策突然公布,政府终于调整楼市具体政策。这次主要内容有:
1、从2008年11月1日起,个人首次购买中小户型房子(90平方米以下),契税暂下调至1%;
2、个人买或卖住宅暂免征收印花税;
3、个人卖住宅暂免征土地增值税;
4、个人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贷款利率可下调至基准利率的70%,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0%。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
5、地方政府可以制定鼓励住房消费的收费减免政策。
这是自2004年以来政府第一次实质性地出台鼓励购房的措施,也是各地楼市深幅调整长达一年时间后的政策首次反周期操作。
首先,迈出这一步实属不易,可以说十分艰难——最终政府理智战胜情感。因为成交急剧萎缩情况下,相当多的城市楼价还处在高位,工薪层至今声讨高楼价的呼声没有降低,社会上反对“救市”的声音此起彼伏,舆论几乎是一边倒地支持楼市再往下走。然而,严酷的国际经济衰退和金融海啸的事实、GDP从一季度增长10.6%、二季度增长10.1%、三季度增长9.9%的快速下滑、以及股市暴跌、企业困难重重的一系列经济负面讯息,让决策层下决心调整政策,防止楼市快速滑入深渊给整体经济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实际上,在美国发生、蔓延到全球的危机正是起源于楼市反复走低。凭理性去判断,美国的例子无疑让人思考,万一楼市彻底走熊才救,后果会有多大,效果谁能保证,代价能否承受。我们的股市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其次,在楼市非常困难的时候重新进行政策调控,对于提振信心、稳定预期、防止大跌无疑是有作用的,说是及时雨可能也不为过。目前购房观望气氛弥漫,市场主要由刚性需求支撑,这时政策以优惠条件鼓励自住者入市,至少可以给市场发出一个实实在在支持的信号,尤其是金融利率方面的优惠,对于自住者入市一定会有刺激作用,而且会产生持久力量。金融政策往往对楼市的调节作用非常直接,效果明显。当然,同样是楼市重要支撑的多次置业、出租性投资行为,并不在此次政策调整范围之列。也就是说,抑制投资的既往政策依然在延续,故而不能太高估此次政策调整的短期效应,不要指望这些政策会很快使市场重拾升势,回到过去几年量价齐升的轨迹。在目前条件下,这几乎是不现实的奢望。
最后,值得期待的是政策方面进一步的调整行动。例如,关于二次房贷政策方面,应该有所放松;调整交易税也十分有必要,等等。我注意到,这次政策调整提出“改善型普通自有住房”概念,是否指卖小房买大房、卖旧房买新房的换房人群?只拥有一套住房,但属于两次置业行为,逻辑上是属于改善型自住的。如果是这样,二次房贷政策就已经松动。当然,还需要权威部门去界定它的准确含义。也许政策出得急,一些细则还没来完全定下来。但不管怎么说,此次政策调整,都可以看作是市场的一个相当大的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