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严清闲置地将告别囤地时代

(2008-01-08 23:39:06)
标签:

土地调控

楼市

房产/置业

分类: 地产评论

1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明确要严格执行闲置土地处置政策,有两个规定惹人注意:一是土地闲置满两年的,坚决无偿收回。二是土地闲置满一年不满两年的,按出让或划拨价征收20%土地闲置费。这两个规定硬性的特点十分明显,之前的《闲置土地处置办法》等政策只规定对闲置土地“可”或者“原则上”进行处罚,这次则完全不同。通知同时要求,2008年6月底前,各地要向国务院做出专题报告,以便彻底堵住在闲置土地清理上的方便之门。受此消息影响,8日的地产股普遍呈现调整行情,

 

严格闲置土地管理办法会给市场带来怎样的实际影响?

 

首先将促使开发企业加快土地开发速度,这客观上会增加市场的供应量,未来二三年内将形成一个新增供应的小高峰。相信今后还会陆续有相关细则出台,规范开发周期,譬如开发企业想假装开工而不完工,进而达到拖延和囤地的目的,会非常难的。其实目前不少城市在土地出让合同里头,已经清楚规定了项目动工、完工直至销售的时间表。加快开发,加快出货,加快资金流转,会成为开发的主流和趋势,这会间接地起到稳定楼价的作用。

 

其次囤地现象将大大减少,开发企业土地储备模式会转变。过去的开发模式,一般企业会花大量的营运资金储备土地,一来为了将来的快速发展,有后劲,二来等于是把钱存进土地这个银行,还能够生钱(增值),而大型开发企业的土地储备量更是惊人,如有数据显示碧桂园的土地储备已经高达5400万平方米(她上市时只有1900万平方米),雅居乐和富力的土地储备在3000万平方米上下,万科也超过2000万平方米,一般大型开发企业在1000万平方米左右。如果完全要按照新的规定开发的话,这些大地主的资金能否跟上,其开发能力能否承受,其融资能否及时,都是问题。所以,未来开发企业不惜重金大量买地的行为会减少很多,拿地的节奏会有所放慢,合作开发或者干脆转让土地的现象会增多。

 

严格执行清理闲置土地政策,一定会从根本上克服开发商过度囤地的问题,其政策效应多多少少会带来一些市场观望情绪。不过,由于政策增加房屋市场供给的作用是长期和缓慢的,估计对购房者以短期心理影响为主。还有两点可以看清楚,一是相对成熟的市场、管理相对规范的城市,市场所受影响非常有限;而运作效率高、资金实力雄厚的开发企业应变能力更加强,所以不用担心楼市因此会出现什么不适之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