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前三季广州楼市特点和未来走势预测

(2006-10-21 09:37:20)

 

在国家调控政策不断出台、落实“国十五条”细则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背景下,广州楼市场迈进第四季度。分析前三个季度各项公开数据,可以发现市场总体运行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市场继续保持活跃,消化吸纳力强劲,二是楼价依然保持较快增长,但升势有减慢趋势;三是政策调控效应在第三季度开始显现,成交有所缩量。

 

首先,从市场交投情况看,广州楼市依然保持活跃。1-9月全市十区共成交146336宗房屋交易,面积1563.98万平方米,较去年双双增长,幅度分别为6.5%、4.2%,可见整个市场没有因为政策频繁出台出现大的波动,说明居民置业的需求较为旺盛,呈刚性特点(见表1)。前三季广州楼市特点和未来走势预测

 

相比之下,一手市场比二手市场活跃,商用物业(写字楼、商铺)市场远比住宅市场活跃。一手商用物业交易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度增长,不仅没有受到政策调控的影响,反而吸引了更多的资金和需求,供求两旺。二手楼成交面积占房屋市场的43.4%,份额变化不大。

 

换房需求主导下的一手楼市,市场吸纳消化力较强。1-9月实际的新增供应量明显小于成交量,表明市场的供求天平依然偏向“求”的一方,市场仍然延续着求大与供的格局(见表2)。

前三季广州楼市特点和未来走势预测

 

其次,从楼价变化情况看,今年的楼价增长较快。从2005年至2006年9月的住宅季度成交均价图看,楼价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进入快速上升轨道(未考虑产品地域分布、类型权重差异),其中一手楼成交均价的涨幅大大高于二手楼,这个轨迹图与市场实际经验的吻合度较高,说明自去年第四季度开始的新一波价格升势的动力来自一手市场(见图1)。

前三季广州楼市特点和未来走势预测

 

去年的“6.1新政”给带来市场一个季度左右的消化适应期,当年第三季度成交均价有所回落,调控效应即刻反映在楼价调整上,但进入四季度后,市场预期普遍转好,观望消除后的购房需求强劲——两种因素共同作用,市场量价齐升,一手楼价连续向上突破,二手楼价稳步小幅上扬。今年5月开始的国家新一轮调控没有产生类似去年的楼价短期调整效果。

 

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今年楼价持续上扬?这个问题目前很难有公认的答案,需要时间来观察。我个人觉得,开发企业推售新盘普遍采取高定价策略,购房者对后市看好(也包括相当部分的被动看好),纷纷如期入市,买卖双方一个敢定高价,一个敢应价,促成了市场量增价升的行情,而供求关系的不平衡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是左右交投与楼价的深层次因素。再者,新一轮调控旨在改变供应结构,但市场供应结构的真正改变至少还需要一两年时间,因而调控在目前阶段的作用更加多地体现在心理预期调控上。

 

满堂红地产研究部从去年12月开始,对广州约400个典型楼盘的成交情况进行监测,初步建立了一个每月包括300-500宗交易样本的价格指数,发现二手住宅价格缓步增长(见图2)。

 

前三季广州楼市特点和未来走势预测

 

目前一手、二手两个市场的楼价具体影响机制有所不同,前者是新增量的定价起主导作用,后者是买卖双方议价决定整体楼价。从今年6月份开始,由于新的交易营业税政策实际增加了购房者的成本,卖家心态依旧较强,买家追涨的意预有所降低,二手住宅价格上涨的动力有所减弱,第三季度二手楼价在高位盘整。不断出台的政策,特别是地方住宅建设五年规划出台,市场产生明确的未来一手楼供应、中小户型供应增加的预期,部分购房者特别是初次置业人群对楼价产生“恐高”情绪,市场的追高行为减少,开发企业的反复走高的定价销售策略会有调整,目前一手楼价快速上涨动力趋弱。

 

第三,新政影响,加上楼价居高,市场第三季度有所缩量。从成交数据中可以看出,市场第一、二季度成交猛增,在第三季度有所缩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两个市场表现不一,一手楼第三季度成交反而较去年同期减少,而前两个季度成交同比增长幅度超过二成;二手楼三个季度成交平稳,但同比出现上下波动,主要是去年“6.1新政”带给二手市场交易量大幅波动所致(见表3)。前三季广州楼市特点和未来走势预测

 

由此可见,今年调控所带来的市场影响目前主要体在一手楼交易缩量上,去年的调控则体现在二手楼交易缩量上,楼价都没有受到大的影响。

 

 

第四季度和明年楼市走势将会如何?影响市场今后走向的因素较多,特别是未来政策面的不确定性较大,但总的来看,我觉得四季度以及明年楼市走势的基调应该是“平稳”。

 

直接影响四季度楼市主要有以下因素:一是新增的实际供应量有多少,二是开发企业的定价以及销售策略,三是市场的预期。市场预期会起到主导性作用。

 

在高楼价面前,政府已经加快推出“双竞双限”土地,其调控作用不容忽视。相当一部分购房者产生观望情绪,部分二次置业人群入市变得谨慎,高价楼的主力购买群体以及市场的预期愈加理性,可以说,一手楼一味超高定价目前已失去市场基础。远郊一手楼价在每平方米6000元上下,核心老城区基本在万元以上,面对新高的价位,市场消化和接受还需要时间。考虑到四季度的新增供应会加大,属于传统旺季,市场成交不会萎缩得特别厉害。

 

从楼价上看,可能出现有涨有跌的分化走势,目前供应集中的、配套和交通尚不完善的远郊地段,楼价压力较大,个别项目价格会向下调整,但老城区、地铁沿线、规划利好区域特别是稀缺资源的一手楼价预计仍会十分坚挺。“70%、90平方米”的政策对供求关系的调整客观上强化了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产品分化趋势,未来不同产品类型、不同区域的楼价表现会不同步,稀缺资源类产品的价格上升空间较大,但市场波动相应也会更大。从供求关系看,目前楼价水平的支撑力较强。

 

三季度二手楼市成交同比大幅增长,表现完全不同于去年,由此可以预见四季度将迎来二手楼市的旺季。政策和高楼价反而给二手楼市带来机会。老城区、一手楼价反复走高的区域、以及二手供应集中的区域,都会成为四季度二手市场的热点。一部分初次置业者从一手市场转向二手市场,部分长线投资者会选择居住成熟、回报较高的地区再度入市,预计二手楼价仍然是稳中有升走势。

 

今年落实调控细则持续了三个多月,明年五一前后可能会形成相对缺货期,楼价继续上行有压力。考虑到明年上半年的市场的新增供应不会有大的增长,而购房需求总体看不会有大幅度的萎缩,所以明年上半年楼价几乎难有大的下调空间。下半年新增供应会明显增多,特别是中小户型上市将明显多起来,成交恢复性增长应该不成问题,楼价会稳定。鉴于一手市场和二手市场的互动机制,预计明年整个二手市场将维持活跃,上半年两个市场的份额会进一步拉近。明年二手楼价的走势也是稳中趋升。

 

从宏观上预测市场走势离不开政策、市场预期这两大方面的判断。明年国家的政策有不确定性,如物业税等,给楼市增添一大变数。市场预期则比较容易把握,就是两个字“理性”,市场参与各方不管是供应方、购房者还是中介方,不管是拿地、定价、销售、购房还是撮合交易,审慎、理性几乎是唯一的选择,这算是政府调控在目前产生的最大效果。理性的预期将产生平稳的走势,对这一点我比较乐观。

 

(注:文中所采用数据除注明外,均来自公开的政府统计的数据)

10月2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