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邓:人际交往 从心开始

标签:
人际交往《心理访谈》心理健康缺失安全感杂谈 |
分类: 渐修顿悟 |
“某种程度上,人名是心理暗示,决定一个人成败,你要是给孩子起巴金、老舍,说不定将来就成为文学家咧”昨日下午,央视《健康之路》、《心理访谈》等栏目特约心理专家胡邓博士作客武汉“名家论坛”,风趣的开场引来了阵阵笑声。
你是否发现自己有时莫名的焦虑不安?或对自己的一些行为感到困惑?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这很有可能和你幼儿时期的心理成长环境有关。胡老师指出,0至1岁是一个人安全感的形成期,完全取决于儿童和妈妈的关系。例如一个被许多人喂过奶的孩子就无法从奶瓶上的各种味道中辨出哪一种是最值得信任的味道,从而缺乏安全感,而这种缺失容易导致早恋、反复跳槽甚至离婚。2至4岁是人基本行为价值观的形成期,则需要父亲用规矩矫正孩子。他幽默说道:尽管3岁时人的大脑会有一次‘硬盘格式化’,但这只是记忆的某种缺失,基本人格特质在学龄前已形成,‘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是被心理学证实了的。
“人之幸福在于心之幸福”。愈演愈烈的竞争态势,在给人们带来丰厚物质回报的同时,也让人们心理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压抑情绪的人是要得病的,把心事说出来,表达出来就不压抑了。跟谁说?信得过谁就跟谁说,跟谁说安全就跟谁说。要倾诉,要有倾听者。但是有的时候,这不容易实现,人们都很忙。没人听了,则心理问题就加重了,所以最后落成悲剧。
胡老师就在人际交往中经常碰到的有关情绪的困扰,结合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为我们一一解答,让我们懂得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是多么重要。
胡老师在人民大学开设了一堂很有名的选修课——自助旅行与心理健康。旅行在很大程度上会训练一个人的自信心,尤其可以培养各方面的素质,可以提升个人能力。同时,更重要的是,胡老师认为每个人都要活出生命的宽度、广度和深度,让自己的生命故事丰富多彩,有滋有味,这样自然能减少不必要的压力,活出生命的质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