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来把文化建设作为管理咨询的一个独立项目,很奇怪。
中国的管理人,似乎是最关注管理技巧,什么调动积极性的几个方法啊,什么决定成败的因素啊?大都是在经验形管理中的一些操作技巧探讨,我觉得中国的管理人,如果大多在这个层面上探讨管理,那真是中国管理学界的一种悲哀。
为什么不多几个从人的本性来探讨管理呢?国外特别具有生命力的大企业,都是首先考虑管理思想,价值观等,而不是直接制定政策和制度。再去搞什么文化建设。
因此呼吁一线的企业家、管理人或者咨询业者,推行:人本理论,价值观,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的操作顺序;我们现在的人正好弄反了,先制定了一堆制度,再去提炼价值观和理念和文化,自然会变成两张皮,因为你定制定的时候,没有以文化基础,没有依据价值观,没有充分的人本理论做基础,可能只是照搬别人的。制定完了再去提炼,自然很牵强,怎么能指望有神奇的效果呢,怎么能指望它让企业产生生机勃勃景象呢?
关于管理的操作顺序,中国的卓越企业是可以学习的典范。
比如用友的王京文,他的管理思想是“按常识办事”,以下是王京文在第五项修炼作序时的文章,“我同一位日本企业家共进晚餐,他问我经营企业的秘诀是什么,我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说,我是“按常识办事”的,他十分惊奇并表示出共鸣。其实“按常识办事”就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老老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不要偷奸耍滑,不要做事总是想走捷径,我想这是不容易的,需要刻苦修炼的。我十分欣赏我国古代“无为而治”的思想境界。”
以上是王京文的管理思想的表述,可以清楚的看到,他是从人的本性上来考虑问题,人家制定政策啊,制度啊,都会以这个思想做基础,那么对自己制定出来的政策的实施结果,当然可以做到心里有数,有好的预期。
海尔张瑞敏,也很推崇无为而治思想,联想的杨元庆的管理也渗透着无为的境界。我想中国顶尖的企业管理者都推崇老子的无为管理思想,它一定是有道理的。但无论你是否推崇老子的管理思想,但还是需要在文化,价值观,管理思想之后来形成管理制度,那才能期望你企业的制度能有好的效用。所以,一个企业。管理思想明确了,他的管理效果就是可以期待的了,根本不用太在意具体制度。更不用专门去做什么企业文化。
在现有制度上去发觉提炼文化,搞企业文化建设,那真是本末倒置,违背规律。文化本来不过就是企业管理精髓的一种体现。我们的管理如果是有灵魂的,那灵魂就是文化。当然我们的多数企业制度早就有了,那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到你做人做企业的基本理论依据,找出你的价值观,而后综合提炼成你的管理思想,用你的思想审核你的制度,直到他符合你为人做企业的理念。这一切就好了,文化就形成了。
所以我说,专门做什么企业文化建设,从头就是不需要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