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刘秉光日本人喝酒醉酒酒文化武士道文化 |
分类: 情不自禁 |
我喜欢喝酒,也喜欢和朋友们聊一些有关酒桌上的事。
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聊天时,他说起了他曾和一个日本人喝酒的情形。因为涉酒、涉外,尤其是涉日,所以,我多问了一些细节。
酒场是今年四月份的事。
朋友是一家企业的老总,做精细化工这一行。因为产品好,销路广,很自然地与邻邦日本做起了生意。那天中午,日方来了两个中年男子,一个平常身材,另一个较胖,朋友目测他约有二百斤。验完货,签订协议,朋友在一家高档酒店安排晚宴,以示友好和庆祝。桌子上的菜名,朋友记不住了,但酒有两种,即啤酒和白酒。
客人来了,酒桌上主人要带着一起喝酒,更何况是远道而来的日本客人了。按山东的规矩,主陪带六次,副陪不超过主陪,一般带四次,三陪还要带上两次,凑齐十二次,也就是“一年”,象征完整圆满。两个日本人,瘦的不喝酒,胖的喝。他坐在主宾位置,起初显得有些拘谨,后来慢慢被酒场的氛围所融合。因为带酒的人喝白酒、啤酒不等,所以,他的前面摆放了一大一小两个杯子,有带白酒的,他喝白酒;有带啤酒的,他喝啤酒。十几次带酒下来,他无一推辞。
集体项目之后,紧接着便是敬酒。朋友酒量有限,为了陪好日本客人,他早在宴会开始之前就埋兵布阵。所以,公司的几个副总一时间轮番轰炸,而那位体型较胖的日本人却是来者不拒。他很有礼貌,每次与他碰杯,他总是将酒杯端得很平,用温和友善的目光看着对方,用不太标准的日本口音说“干杯”、“谢谢”。无论谁跟他喝酒,无乱是白酒还是啤酒,他都毫不犹豫地一饮而尽。
我知道,日本人是很喜欢喝酒的。在中国古书《东夷传》中,就有“倭人好酒”之说,可见日本人的酒文化由来已久。但是,在异国他乡,日本人喝酒能如此豪爽,就连我朋友,这位见多识广的商人都觉得诧异。接着,又是第二轮的猛烈进攻,日本人依然一口一杯。
很快,日本人就有些招架不住了。他像一个沉思中的武士,端坐在那里,两只手放在大腿上,两条胳膊支撑着上身。宴会依然在进行,期间不少人前去向他敬酒,他还是坚持站起来,鞠躬,举杯,一饮而尽。几杯酒之后,日本人坐在那里不动了,依然保持着那个姿势。不一会儿,他便坚持不住了,一下子溜到桌子底下。他确实喝醉了。
左右连忙扶他起来,日本人已经醉得不省人事了。朋友和他的员工们迅速将他抬上车,送往医院,打点滴,解酒。第二天中午,日本人从医院出来,向朋友道别。他深深地鞠了一躬,并对昨晚宴会上出丑表示歉意。从一个翻译嘴里,朋友了解到,这个喝醉了的日本人酒量不大,根本就喝不了多少酒,尤其不擅长白酒和啤酒掺和在一起喝。看到中国人如此好客,身在异国他乡的他不喝觉得不礼貌。他宁可喝得钻到桌子底下,他也要喝。
日本人很注重礼仪,做事也很认真。初次来到中国,明知中国人在有意“灌”他,他不怕丢丑,居然能喝到这种程度,说明日本人喝酒同样很认真,而且表现出了一种不屈不挠的“武士道”精神。日本这个民族,缺点不少,优点也很多。从这场宴会中,笔者认识到了日本人的敬业、礼貌、执着、坚韧。取其精华,去其糟柏,该学的,我们还是要学的。(刘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