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蓉蓉
蓉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750
  • 关注人气:3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见 齐达内 再见 世界杯

(2006-07-10 23:28:23)
分类: 足球
 

如果说一个月前开始看世界杯只是无心插柳,现在的我已经深深陷入这最后一刻的悲情不能自拔!

不想再对齐达内的行为做出什么评价,此刻的他正承受着全世界的诘问与指责.我只是觉得哀伤,仿佛12年前送别巴乔的心情,今天,齐达内无助的背影让我再次热泪盈眶.

但是那时,巴乔至少还有回来的希望, 至少他只是儒雅的踢飞了点球,没有那个惊心动魄的“头球”,至少他让全世界看见了他的泪水……

相比而言,齐达内告别的方式简直是让人崩溃的.我不知道还能说些什么,这样的情节超出了我文字的表达能力.还好有个李承鹏,他今天的球评写的真好,摘抄几段如下,以表我心----

……

我并不认为齐达内的告别是耻辱的,我甚至认为他的告别方式是真实的,崩发着血性的光辉:前113分钟他像大师隐退前给我们上了最后一堂艺术课,然后用了一秒钟,用了一秒钟做回了一个男人——如果对手公然挑开你内心最隐痛的伤疤,你该怎么办?扁他,狠狠扁他!

假如历史可以“假如”——贝利会笑笑走开,然后他当上了主流社会的君子,马拉多纳会在第一句话就踹向对手的下身,然后他成为下层人民的英雄;而齐达内忍了又忍,忍了又忍,一个性格矛盾的双子座尾男人最终选择了回击,用他那曾经照亮世界的头颅,用他那充满智慧的头颅,做出了最黑暗最弱智的事情,所以他当上了双面人。但我如此偏激地认为,113分钟的大师齐达内+1秒钟暴徒齐达内=最完美的齐达内!因为即使勺子进球也没有露出一丝笑容的他,在这一个暴怒的时刻给我们更性情更血肉的形象!

……

我们还能要求一个已经退役却毅然回来并把法国队带进决赛的34岁男人更多吗?站在国家的高度我们有这个权利,站在男人的角度,我们似乎却没有这个权利——我得声明,我不是“意迷”,也不是“法迷”,我只站在一个“球迷”的立场说:我们需要大师和法国英雄齐达内,但我们也需要一个男人齐达内!一个给我们无数视觉饕餮的齐达内!齐达内没有附体,齐达内只是因为压力和压抑,压抑中的他没有拿打火机点着报纸和汽车,他只是去以头撞南墙,然后死心。

……

而马特拉奇永远不会告诉我们他说了什么,齐达内永远也不会自揭伤疤。足球就是这样,生活就是这样,江湖就是这样,西西里就是这样!

我拒绝用道德化标准去评价齐达内,我只愿意看着齐达内孤寂而衰老的背影如一片残叶的远去,像看到一部真正的法国艺术片结尾:残缺,才是最美!

                  ----李承鹏  <<瑕疵齐达内仍是王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