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郎平陈忠和魏秋月沈静思 |
分类: 体育杂谈 |
让人泪奔的是“铁榔头”三十载的不懈追求依然没有和“千年老二”作别,而能把自己的名字写进世界冠军教练的荣誉簿。
半是宿命,半是天意。伴随着沈静思滚滚的泪花,郎导终于熬成了“传奇”---三次大赛三次亚军,三次决赛都神奇地成功避开了奥运冠军巴西。
让人泪奔的是“铁榔头”三十载的不懈追求依然没有和“千年老二”作别,而能把自己的名字写进世界冠军教练的荣誉簿。让人慨叹的是第四局的大好形势女排姑娘们没有把握住而让美国女排首次坐上“第一”的椅子---这无疑是纵虎归山,帮助她们捅破了那层包裹了她们几十年的窗户纸。
冠军的“诱惑法则”总会有些神奇,所以,这样的终极PK才会被牵强附会上某些煞有介事的要素:场景可观、时机成熟、棋逢对手、表演到位……完全可以留作案底。惟其这般才显得惊悚、玄幻,符合了跌宕起伏的过程需要,也暗合着很多人的意愿或者预期。
不是矫情,人生一世,让你感慨和顿悟的契机和桥段真得不多。对于那些试图寻求女排五连冠荣耀慰藉却又先后错过了陈忠和时代的三次经典时刻的人们来说,能够亲眼目睹中美女排的这场巅峰对决绝对称得上是他们的“终极所求”。
何况剧情的铺垫很完美,演变过程也充满了各种戏剧因子。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伟大的对决,只是进程令人感觉窒息。同样围绕里约奥运周期定位调整的美国,在3比0血洗了女排避之不及的“世界第一”之后,又成功掀翻了自己多年的大赛苦主。
原本大戏已经朝着2004年雅典的篇章进行,奈何天不随人意!
两局落后的女排姑娘们在第三局成功开启了强力反击的模式,但在比耐心、比少失误的第四局,她们却没有把握住命运的契机。
可以归咎于沈静思最后阶段的掌控过水,也可以质疑郎导彻底放弃魏秋月的实效,但你不能归咎于郎平临场指挥和阅读比赛的能力。通过调整、换将,拼发球破坏一传搅乱格拉斯的组织节奏、抓网口拼防守提升乱战效能,整场郎导都使比赛一直呈胶着状态,失算之根在于女排偏水的整体发球和一传到位率、偏弱的自由人调整起球能力和副攻状态的起伏等短板被对手牢牢锁住。
事实再次佐证了一个道理:一个人的命运的改变其实就是刹那间的事。用人和指挥虽一直频遭诟病,但基拉里的世锦赛之行却很火气。
这就是命运的尿性之处,你能琢磨个一二,却永远为其所制!
还好,里约之行还有些时日,上帝在关门之后,还为郎导预留了一扇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