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奥运会男乒张继科王浩刘国梁孔令辉瓦尔德内尔体育 |
分类: 体育杂谈 |
令我期待无比的不是张继科的大满贯加冕仪式,而是西媒们眼巴巴看着金灿灿的奖牌再次滑落到国人囊中的态度。是错愕、是绝望,还是言不由衷的欢呼?这一刻,场上的剑拨弩张已与之无关,场下也失去了颐指气使的底气。真难为了傲慢的大英帝国子民,作为乒乓球的鼻祖,小小的白球已经成为惆怅于他们心底的死结,愁肠百转,难觅排解之处。
最年轻的大满贯在发源地诞生,世界乒坛进入了“继科时代”。
为三连亚的王皓遗憾,为张继科的成熟欣喜。最慰人意的不是张继科的技术优势,而是他在比赛中的多变意识和鬼灵精。事实再次证明:想自在做人,就必须了解人性与现实。想实现夙愿,就要迈过心坎摆脱束缚。在聪明的小师弟面前,两次功败垂成的履历淬炼了王皓的意志,却奈何不了小师弟先天性的应变能力。
从逆旋转的发球和反手直线的杀手锏,到相持阶段的主动,放松的心态和技术上的优势已经让张继科占得了先机,连下三城将王皓逼到了绝路。而首局在17:16时的主动叫停,以及最后时刻以擦边球干扰王皓的神经,一脸的淡然掩饰不住张继科对“大满贯”的意有所至。
谁说崇尚礼仪的中国人就只能温文尔雅?巅峰对决,只需要激情的血脉喷张和霸气的张扬无忌。当然,在场下,憨豆先生的幽默感还是蛮有市场的。
4:1,张继科赢得酣畅淋漓。三连亚,王皓的标签不仅仅是悲情。
正因为有了王皓的“直拍横打”,国手们才在“横”行天下的世界乒坛中继续捍卫着传统的直拍阵地。正是因为王皓的成功截杀,才先后清除了横在马琳和张继科面前的一个个劲敌。相较年轻的小师弟,已近而立之年的王皓缺少的只是一种特质:冠军的舍我其谁的霸气。
好了,为新的大满贯得主喝彩吧,张继科的名字从此将和刘国梁、孔令辉并肩,向老瓦看齐。
送给王皓的掌声应该更加热烈,奥运会“三连亚”不敢说后无来者,至少前无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