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丽老师给我电话,让我帮助看看能否给他在北京北大医院附近定一个可以停车的酒店,明天早上他从外地到北京直接就把车停在酒店。我也赶紧的按照丽老师的要求照办,我心中也有一些困惑,就问丽老师,为啥不住在北京儿子家里哪?
明天一早就去医院,这样多么的舒服,为啥要这样折腾哪? 丽老师说,不敢让儿子知道,她担心儿子着急。
老师儿子上大学没有考上好学校,就安排出国读了几年的书,花费了不少的家蓄,后来到北京安排了工作,工资也不算高,就又给全额孩子买了房子,装修的时候老师亲自找装修公司买家具等等,把这个家装修好,而孩子结婚后,老俩口到北京也基本上住酒店,生怕他们影响了婆媳关系,再后来儿子后来工作不太顺利,就干脆赋闲在家,老俩口就干脆用自己的退休金给孩子花。而此时当自己生病要看病的时候,又不敢让孩子知道。这种状态正常吗?
我内心不进发出了无数的疑问,养活孩子图啥呀?还有天理了吗?
“可怜天下父母心”! 是呀,我们不能够养活孩子就要图啥,
这是种功利主义的想法,是不对的,要不得的。我们对待他们是多么的无私是我们的事,并且不能期待等价交换。我们养育子女不能从根本就想着我们老的时候要他们来照顾我们,这可能是老一辈的想法,现在的社会,人人独立,我们已经不能这样想问题了。
我也想起之前有一次我开车走在路上,我突然间看到了走在街上的丽老师,她脚步匆匆,似乎又在为孩子忙碌什么事。也正是这个时候,苏轼的那首《卜算子》跳了出来,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首词或许用在丽老师身上不见得合适,只身一人为自己的孩子忙活,看起来很孤独,可能老师的内心是火热的,激昂的。 若换成是我,我一定让孩子自己去做本应该他们自己去做的事,或者我陪他们一起做事,但我不会单纯的供养着他们。
我不会如此的惯养他们,以致于他们失去了生活的本领,其实是害了他们,也害了自己。 我矛盾的内心经不住的自言自语的说了那句话“
丽老师,您真是劳碌的命呀”!
几日后,丽老师看完病回外地,又对我说了很多感谢的话。我当然也回复几句,您这点小事,对我而言实在是太简单了,其实真的很简单,有事您尽管吩咐。
丽老师回复了我一句话,“小政,你天生就是劳碌的命”!是啊, 我们天生都是劳碌的命!
人生有三见,见天地,见他人,见自己。换成是我老了,我要看病,是不是也不想让孩子知道,
我感觉我可能也会的,但我真的不知道那个时候的是我会如何选择。在我们闲聊这件事的时候,我周边的同学都已经预料好了我们的未来,那就是我们都进养老院,无论我们可能很厌恶那个地方,那可能都是我们的最终选择。我们把所有的美好都留给我们的孩子。
加载中,请稍候......